28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工程管理

题目总数:39
总分数:39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问答题
贝雷便桥架设常用悬臂推出法,推出时倾覆稳定性系数应不小于(  )。
第 2 题    多选题
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应对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和编号,标识内容包括(   )。
A.
预制时间
B.
预制造价
C.
施工单位
D.
梁体编号
E.
部位名称
第 3 题    问答题
关于钢筋加工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 4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跨河大桥,左岸引桥结构为11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柱式墩,φ1.5m桩基础。0#桥台至6#墩桩长12—14m,靠近主桥四跨桩长超过20m。由于该河段枯水期长,且左岸地质水文条件较好,故引桥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挖孔桩施工照明、电器和起吊设备安全控制要点部分如下:
(1)孔内不得使用超过110V电压的灯具照明;
(2)电器设备必须同时装设接零和接地保护;
(3)起吊设备必须有限位器、防脱钩器等装置。
引桥所处河滩宽阔平坦,局部存在坑洼与淤泥地段,淤泥厚度10~30cm,其下为砂砾土,地基经处理后承载力能满足预制场施工要求。项目经理部决定将引桥主梁预制场设在该段河滩上,主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施工现场分为A、B、C、D、E五个作业区域,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预应力张拉时部分主梁锚板处混凝土出现变形开裂现象,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如下:
(1)清除锚下损坏混凝土,采用与主梁相同配比混凝土修补;
(2)重新安设相同规格锚垫板,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张拉。
但张拉时仍然出现变形开裂情况,监理工程师指出了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整改要求。
问题:
第 5 题    问答题
用于存梁的枕梁应在离梁两端面各( )cm处,且不影响粱片吊装。
第 6 题    问答题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原材料料仓的容量应满足(  )。
第 7 题    多选题
场地建设前施工单位应将梁场布置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方案内容应包含各类型梁板的( )。
A.
生产效率
B.
台座数量
C.
模板数量
D.
生产能力
E.
最大存梁能力
第 8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x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表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2):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
(2)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第 9 题    问答题

(二)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表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2: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用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3:施工单位制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

(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或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

(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

(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撤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行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

(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的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


1. 如何对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进行评定?
第 10 题    问答题
2. 图中路基设计弯沉的单位是什么?Ⅱ型路面结构路基设计弯沉要求指标210,表示什么含义?
第 11 题    问答题
3. 事件1中,确定路基干湿类型的做法是否正确?写出理由。
第 12 题    问答题
4. 事件2检测项目中标识了“△”符号的项目有什么特别含义?并补充检测项目的漏洞。
第 13 题    问答题
5. 写出事件3中措施A和措施B的内容。
第 14 题    问答题

案例1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西北某二级公路,总工期2年,起讫桩号为K0+000~K4+213,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6.2℃,每年1~2月份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连续天数约55d。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计划施工工期1年,桥梁计划施工工期1.5年,路面及其他工程计划施工工期0.5年。

  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见表2。

  施工单位拟定了A、B、C、D四个弃土场,弃土场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到现场查看后决定放弃B、C弃土场,采用A、D两个弃土场。弃土按设计要求碾压密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0%。经测算,A弃土场可弃土方15000m³(压实方),D弃土场可弃土方20000m³(压实方)。

知识点链接:路线常用图例

  针对当地气候条件,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的1~2月份路基施工措施有:

  (1)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2)当路堤项面施工至距上路床底面1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3)填挖方交界处,不应在1~2月份施工。



1. 说明放弃B、C弃土场的理由。
第 15 题    问答题
2. 填写出表2中虚框中的数据。(复制表中虚框内的表格作答,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第 16 题    问答题
3. 按费用经济原则,计算A、D两个弃土场的弃土数量。(弃方数量按天然密实方计,单位:m³,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第 17 题    问答题
4. 逐条判断1~2月份施工措施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第 18 题    问答题

案例四背景资料

某华北地区二组公路第四施工段地处山区,主要工程为路堑石方爆破开挖和一座高桥墩中桥施工。该标投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石方路堑爆破时,正值雷雨季节,地面潮湿,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钻孔操作合格证的人员作业,炮眼垂直布置,为保证安全,雷管采用电力起爆方式。事件二,在K22+100~K23+000路段拟采用大型综合爆破进行石方路基施工,项目部编制了爆破设计书,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成立了现场指挥机构并组织人员实施,在危险边界设置了明显标志,撒离了警戒区内人员,牲畜,并在警戒区四周安排警戒人员,最后成功完成了大型综合爆破。事件三:桥墩高度平均为20m,张拉盖粱预应力钢绞线时,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交通通道,施工人员设置了防护栏杆,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



1. 指出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第 19 题    问答题
2. 事件二中,项目部在K22+100~ K23+000段施工时,是否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说明理由。
第 20 题    问答题
3. 对高处作业的操作平合的高度和水平横挡的问距的要求是什么?
第 21 题    问答题
4. 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交通要道时,敞口立面必须如何处理才能满足高处安全作业相关要求?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是否符合高处作业的规定?说明理由。
第 22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K0+000~K48+000段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公路靠近三峡某风景旅游区,沿线居民较多。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采购了马歇尔试验仪、恒温水槽、真空保水容器、烘箱、天平、温度计、卡尺等设备。试验室人员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得到了标准试件在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条件下的稳定度为X;另外将标准试件在60±1℃恒温水槽中保温48h,然后测试得到了其稳定度为Y,计算得到Z=Y/X×100%

事件2:施工单位在K25+100右侧设置了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接到当地居民举报,称施工单位造成了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实测PM2.5和SO2 等大气质量指标,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施工便道为简易土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2)运输砂石、矿粉的车辆未加盖,沿途遗洒,粉尘飞扬;(3)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的烟尘敞口排放,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处以罚款。


1. 本工程中基层混合料的拌合方法有哪两种?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工程宜采用哪一种。
第 23 题    问答题
2. 本工程路面结构的上面层和底基层在粒料级配方面分别有何要求?
第 24 题    问答题
3. 事件1中试验方法除了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外,还有什么用途?
第 25 题    问答题
4. 写出事件1中Z的名称,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什么性能的指标?
第 26 题    问答题
5. 针对事件2中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写出整改措施。
第 27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新建一级公路第二标段里程桩号为K15+300-K24+150,其中K22+750-K22+900为一座大桥,上部结构为预制箱梁。工程所在地区属于冬II区,地处海拔1700-1800m之间,工期为12个月,春季开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现场需在A、B、C三个区域分别布置桥梁梁板预制场(含水泥混凝土拌和站)、水泥稳定土拌和站和承包人驻地三种临时工程。由于预制场地基地质良好,现场预制箱梁采用了混凝土底模。承包人在驻地现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了工程简介牌和安全生产牌等。现场清表后新建临时便道1、2、3,其他便道为现场已有便道。该工程拟就近从采石场采购1000m3碎石,碎石出厂价80元/m3,运杂费5元/m3,以上价格不含增值税,该材料增值税率3%,场外运输损耗率1%,场内运输操作损耗率2%,采购及保管费率2.67%。


1.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为保证临时工程的安全,B区与采石场爆破区直线距离S最短需要多少m?依据施工方便、合理、安全、环保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A、B、C区分别布置哪种临时工程最合理?
第 28 题    问答题
2. 按照文明工地要求,承包人在驻地现场入口醒目处还需设置哪些标识标牌?预制场为预制箱梁采用的底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宜采用哪种底模?
第 29 题    问答题
3. 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分别判断临时便道现场清表是否需计取冬期施工增加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和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临时便道1、2、3是否应按临时设施费计取?
第 30 题    问答题
4. 计算该批碎石场外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和碎石材料预算单价。(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2位)
第 31 题    问答题

(一)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x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表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2):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1. 结合背景资料,写出施工单位需要签订哪些合同?
第 32 题    问答题
2. 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第 33 题    问答题
3. 针对事件(1),改正错误之处。
第 34 题    问答题
4. 针对事件(2),改正错误之处.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
第 35 题    问答题

(四)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跨河大桥,左岸引桥结构为11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柱式墩,φ1.5m桩基础。0#桥台至6#墩桩长12—14m,靠近主桥四跨桩长超过20m。由于该河段枯水期长,且左岸地质水文条件较好,故引桥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挖孔桩施工照明、电器和起吊设备安全控制要点部分如下:

(1)孔内不得使用超过110V电压的灯具照明;

(2)电器设备必须同时装设接零和接地保护;

(3)起吊设备必须有限位器、防脱钩器等装置。

引桥所处河滩宽阔平坦,局部存在坑洼与淤泥地段,淤泥厚度10~30cm,其下为砂砾土,地基经处理后承载力能满足预制场施工要求。项目经理部决定将引桥主梁预制场设在该段河滩上,主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施工现场分为A、B、C、D、E五个作业区域,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预应力张拉时部分主梁锚板处混凝土出现变形开裂现象,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如下:

(1)清除锚下损坏混凝土,采用与主梁相同配比混凝土修补;

(2)重新安设相同规格锚垫板,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张拉。

但张拉时仍然出现变形开裂情况,监理工程师指出了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整改要求。



1. 就左岸靠近主桥四跨的桩长情况,该段引桥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第 36 题    问答题
2. 改正背景中挖孔桩安全控制要点的错误之处。
第 37 题    问答题
3. 根据图示,指出引桥主梁所用的吊装方法。
第 38 题    问答题
4. C、D、E施工作业区域布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第 39 题    问答题
5. 改正背景中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场处理方法中的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