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巩固模考2

题目总数:47
总分数:12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水工隧洞中的根据顺序宜按照( )的顺序进行。

A.
先固结灌浆、后接缝灌浆、再回填灌浆
B.
先回填灌浆、后接缝灌浆、再固结灌浆
C.
先固结灌浆、后回填灌浆、再接缝灌浆
D.
先回填灌浆、后固结灌浆、再接缝灌浆
第 2 题    单选题

龙口宽度及其防护措施,可根据相应的流量及龙口的( )来确定。

A.
河床覆盖层厚度
B.
抗冲流速
C.
附近场地的大小
D.
地处位置
第 3 题    单选题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散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 )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A.
3
B.
4
C.
5
D.
6
第 4 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施工组织设计中,3级不过水混凝土围堰堰顶安全加高值下限值为( )m。

A.
0.3
B.
0.4
C.
0.5
D.
0.6
第 5 题    单选题

通过面状布孔灌浆,改善岩基的力学性能,减少基础的变形,以减少基础开挖深度的一种灌浆方法是( )。

A.
固结灌浆
B.
帷幕灌浆
C.
接触灌浆
D.
高压喷射灌浆
第 6 题    单选题

碾压土石坝施工时,如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其加水应主要在( )进行。

A.
料场
B.
坝面
C.
运输过程
D.
卸料前
第 7 题    单选题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水工结构的非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应采用的钢筋是( )。

A.
热轧钢筋
B.
热处理钢筋
C.
钢绞线
D.
冷拉钢筋
第 8 题    单选题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承重模板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应大于( )。

A.
1.2
B.
1.3
C.
1.4
D.
1.5
第 9 题    单选题

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采用电力引爆法,装炮时距工作面( )m以内时,应断开电源。

A.
15
B.
20
C.
25
D.
30
第 10 题    单选题

在钢筋拉力检验项目中,可以不检验的指标是( )。

A.
屈服点
B.
伸长率
C.
弹性模量
D.
抗拉强度
第 11 题    单选题

拌制混凝土时,在相同砂用量的条件下,为节省水泥用量一般用( )。

A.
细砂比粗砂好
B.
粗砂比细砂好
C.
粗砂、细砂一样好
D.
中砂最好
第 12 题    单选题

选择截流方法时,不需要进行( )。

A.
分析水力学参数(计算)
B.
分析施工条件和难度
C.
考虑抛投物数量和性质
D.
截流的进占方式
第 13 题    单选题

水电站每台机组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机组启动(阶段)验收。机组启动运行的主要试验程序和内容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8564-88中的有关机组试运行要求进行。水电站的第一台(次)和最后一台(次)机组启动验收由( )主持。

A.
承包单位
B.
项目法人
C.
分部验收主持单位
D.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第 14 题    单选题

大型水利工程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骨料的含水状态一般以( )状态为基准。

A.
饱和面干
B.
干燥
C.
气干
D.
湿润
第 15 题    单选题

某工程采用不过水土石围堰,基坑上游围堰挡水位为30m,下游围堰挡水位为29.4m,上下游水位差为0.6m,波浪爬高为0.5m,安全超高为1.0m,该工程上游围堰堰顶高程至少应为( )。

A.
31.0m
B.
31.5m
C.
31.6m
D.
32.1m
第 16 题    单选题

( )可适应各种地形条件,便于控制开挖面的形状和规格。

A.
浅孔爆破法
B.
深孔爆破法
C.
洞室爆破法
D.
光面爆破法
第 17 题    单选题

固结灌浆孔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浆液浓度应( )。

A.
先浓后稀
B.
先稀后浓
C.
保持不变
D.
无需控制
第 18 题    单选题

喷混凝土施工时,为防止混凝土因自重而脱落,可掺用适量( )。

A.
早强剂
B.
缓凝剂
C.
加气剂
D.
速凝剂
第 19 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特种作业的是( )。

A.
爆破作业
B.
起重作业
C.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D.
混凝土浇筑作业
第 20 题    单选题

碾压混凝土的干湿度一般用VC值来表示,VC值大表示( )。

A.
拌合料湿,不易压实
B.
拌合料湿,易压实
C.
拌合料干,不易压实
D.
拌合料干,易压实
第 21 题    多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项目必须满足一定的运行条件后方可验收,一定的运行条件指( )。

A.
泵站工程经过一个排水期
B.
泵站工程经过一个抽水期
C.
河道疏浚工程完成后
D.
其他工程经过1~12个月
E.
其他工程经过一个汛期
第 22 题    多选题

堤防工程漏洞险情的抢护方法有( )等。

A.
塞堵法
B.
盖堵法
C.
戗堤法
D.
平堵法
E.
立堵法
第 23 题    多选题

适用于砂砾石地基处理的方法有( )等。

A.
开挖
B.
帷幕灌浆
C.
排水法
D.
设水平铺盖
E.
挤实法
第 24 题    多选题

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有( )。

A.
塞堵法
B.
盖堵法
C.
戗堤法
D.
反滤围井
E.
反滤层压盖
第 25 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截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条件下,可考虑选用平堵截流、建闸等截流方法
B.
截流流量大且落差大于3.5m时,宜选择双戗或多戗立堵截流
C.
截流落差不超过3.5m时,宜选择单戗立堵截流
D.
截流过程包括戗堤的进占形成龙口、龙口范围的加固、合龙和闭气
E.
应充分分析水力学参数、施工条件和难度、抛投物数量和性质,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第 26 题    多选题

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类型有( )。

A.
松弛张裂
B.
蠕动变形
C.
崩塌
D.
滑坡
E.
沉陷
第 27 题    多选题

叶片泵的性能参数包括( )。

A.
流量
B.
扬程
C.
叶片数量
D.
效率
E.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第 28 题    多选题

选择龙口位置时要考虑的技术要求有( )。

A.
龙口应设置在河床主流部位
B.
龙口方向力求避开主流
C.
龙口应选择在耐冲河床上
D.
龙口附近应有较宽阔的场地
E.
如果龙口河床覆盖层较薄,则应清除
第 29 题    多选题

水库运行中出现( )情况应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

A.
遭遇特大洪水
B.
遭遇强烈地震
C.
工程发生一般事故
D.
工程发生重大事故
E.
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
第 30 题    多选题

下列施工用电中属于一类负荷的是( )。

A.
井、洞内的照明
B.
基坑内的排水
C.
混凝土浇筑施工
D.
混凝土搅拌系统
E.
汛期的防洪
第 31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渠首闸是一座中型水闸,闸孔共3孔,单孔宽4.5m,项目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一个标段,某投标人投标文件有如下内容:

(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分组工程量清单模式)中投标报价汇总表如下:

(2)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3)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中承诺若中标,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提交投标总报价10%的履约保函。

共A、B、C、D四个投标人投标,评标委员会否决2家,但认为C、D可继续评审,评委甲认为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不能继续评审,应否定此次招标。

问题:

上表中A、B代表的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 32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渠首闸是一座中型水闸,闸孔共3孔,单孔宽4.5m,项目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一个标段,某投标人投标文件有如下内容:

(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分组工程量清单模式)中投标报价汇总表如下:

(2)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3)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中承诺若中标,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提交投标总报价10%的履约保函。

共A、B、C、D四个投标人投标,评标委员会否决2家,但认为C、D可继续评审,评委甲认为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不能继续评审,应否定此次招标。

问题:

总报价为多少?若该投标人中标,说明履约保函额度,提交时期和退还日期。

第 33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渠首闸是一座中型水闸,闸孔共3孔,单孔宽4.5m,项目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一个标段,某投标人投标文件有如下内容:

(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分组工程量清单模式)中投标报价汇总表如下:

(2)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3)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中承诺若中标,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提交投标总报价10%的履约保函。

共A、B、C、D四个投标人投标,评标委员会否决2家,但认为C、D可继续评审,评委甲认为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不能继续评审,应否定此次招标。

问题:

甲评委意见是否合理?为什么?

第 34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渠首闸是一座中型水闸,闸孔共3孔,单孔宽4.5m,项目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一个标段,某投标人投标文件有如下内容:

(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分组工程量清单模式)中投标报价汇总表如下:

(2)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3)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中承诺若中标,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提交投标总报价10%的履约保函。

共A、B、C、D四个投标人投标,评标委员会否决2家,但认为C、D可继续评审,评委甲认为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不能继续评审,应否定此次招标。

问题:

指出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中,除背景资料给出的内容外,还缺少哪些内容?

第 35 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

(1)工程9月1日开工,工期4个月;

(2)开工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支付的工程预付款按合同价的10%计,并按月在工程进度款中平均扣回;

(3)保留金按5%的比例在月工程进度款中预留;

(4)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合同工程量的15%时,对超过15%以外部分进行调价,调价系数0.9。工程内容、合同工程量、单价及各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见表1。

表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9月8日,在进行某段堤防清基过程中发现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施工单位自行确定了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事件2:10月10日,因料场实际可开采深度小于设计开采深度,需开辟新的料场以满足施工需要,增加费用1万元。

事件3:12月10日,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造成返工,损失费用0.5万元。

问题:

计算合同价和工程预付款(有小数点的,保留2位小数)。

第 36 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

(1)工程9月1日开工,工期4个月;

(2)开工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支付的工程预付款按合同价的10%计,并按月在工程进度款中平均扣回;

(3)保留金按5%的比例在月工程进度款中预留;

(4)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合同工程量的15%时,对超过15%以外部分进行调价,调价系数0.9。工程内容、合同工程量、单价及各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见表1。

表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9月8日,在进行某段堤防清基过程中发现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施工单位自行确定了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事件2:10月10日,因料场实际可开采深度小于设计开采深度,需开辟新的料场以满足施工需要,增加费用1万元。

事件3:12月10日,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造成返工,损失费用0.5万元。

问题:

计算11月份的工程进度款、保留金预留和实际付款金额(有小数点的,保留2位小数)。

第 37 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

(1)工程9月1日开工,工期4个月;

(2)开工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支付的工程预付款按合同价的10%计,并按月在工程进度款中平均扣回;

(3)保留金按5%的比例在月工程进度款中预留;

(4)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合同工程量的15%时,对超过15%以外部分进行调价,调价系数0.9。工程内容、合同工程量、单价及各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见表1。

表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9月8日,在进行某段堤防清基过程中发现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施工单位自行确定了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事件2:10月10日,因料场实际可开采深度小于设计开采深度,需开辟新的料场以满足施工需要,增加费用1万元。

事件3:12月10日,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造成返工,损失费用0.5万元。

问题:

事件1中,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外,“相关单位”还应包括哪些?对于分包工作,改正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

第 38 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

(1)工程9月1日开工,工期4个月;

(2)开工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支付的工程预付款按合同价的10%计,并按月在工程进度款中平均扣回;

(3)保留金按5%的比例在月工程进度款中预留;

(4)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合同工程量的15%时,对超过15%以外部分进行调价,调价系数0.9。工程内容、合同工程量、单价及各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见表1。

表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9月8日,在进行某段堤防清基过程中发现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施工单位自行确定了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事件2:10月10日,因料场实际可开采深度小于设计开采深度,需开辟新的料场以满足施工需要,增加费用1万元。

事件3:12月10日,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造成返工,损失费用0.5万元。

问题:

指出上述哪些事件中,施工单位可以获得费用补偿。

第 39 题    问答题

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第 40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地基与基础;②闸室段(土建);③上游连接段;④下游连接段;⑤消能防冲段;⑥交通桥(工作桥);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问题:

事件二中有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第 41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地基与基础;②闸室段(土建);③上游连接段;④下游连接段;⑤消能防冲段;⑥交通桥(工作桥);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问题:

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事件三中应采取哪些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质量?

第 42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地基与基础;②闸室段(土建);③上游连接段;④下游连接段;⑤消能防冲段;⑥交通桥(工作桥);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问题:

根据事件四中的混凝土强度统计结果,确定闸室段分部工程C20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该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 43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地基与基础;②闸室段(土建);③上游连接段;④下游连接段;⑤消能防冲段;⑥交通桥(工作桥);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问题:

事件五中有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若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5%,本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如果评定为优良等级,还需具备哪些条件?

第 44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设计流量51.0m3/s,总装机功率72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安全员;确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目标,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声、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95%;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人,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事件三:施工单位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说明本泵站工程等别、规模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第 45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设计流量51.0m3/s,总装机功率72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安全员;确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目标,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声、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95%;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人,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事件三:施工单位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事件一中,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哪三级?指出施工安全管理目标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第 46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设计流量51.0m3/s,总装机功率72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安全员;确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目标,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声、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95%;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人,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事件三:施工单位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在事件二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哪些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第 47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设计流量51.0m3/s,总装机功率72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安全员;确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目标,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声、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95%;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人,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事件三:施工单位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方法减少混凝土发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