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 - 七 五代史伶官传序

题目总数:12
总分数:104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
史论
B.
奏疏
C.
小说
D.
辞赋
第 2 题    单选题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 )
A.
天命
B.
人事
C.
人才
D.
伶官
第 3 题    单选题
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是( )
A.
王安石
B.
欧阳修
C.
苏轼
D.
梅尧臣
第 4 题    单选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
“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B.
“满招损,谦得益”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 5 题    单选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
A.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
满招损,谦得益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第 6 题    单选题
准确描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论点的一组对应词语是( )
A.
兴盛与衰败
B.
天命与人事
C.
自满与谦虚
D.
忧劳与逸豫
第 7 题    单选题
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得天下困难而失天下容易
B.
强调“得”“失”都是人事决定的
C.
否定“得”与“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D.
否定得天下困难,承认失天下容易
第 8 题    单选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典范,其作者是( )
A.
苏轼
B.
欧阳修
C.
白居易
D.
柳宗元
第 9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原:
(2)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 10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告:
(2)将“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成现代汉语。
第 11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句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组:
函:
(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3)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 12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天下之豪杰,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举:
莫:
(2)将“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译成现代汉语。
(3)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5)这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6)这段文字在论据上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