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背景资料
某一级公路,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面层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三步,确定好最佳拌和时间,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拌和;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自卸车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生;
第十步,养生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生。
(一)背景资料
某公路桥梁,下部构造为桩柱式桥墩,重力式桥台。施工单位工程部门在编制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细则时,对墩柱施工中规定质量控制关键点如下:
(1)柱身钢筋骨架质量控制;
(2)柱身平面位置控制;
(3)柱身模板强度、刚度和支撑定位控制;
(4)柱身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质量控制。
在进行关键点质量控制的措施上,要求相关检测数据必须满足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偏差值,并规定墩柱主要检测内容为:断面尺寸,柱墩顶高程、竖直度、相邻间距。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K0+000~K48+000段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公路靠近三峡某风景旅游区,沿线居民较多。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采购了马歇尔试验仪、恒温水槽、真空保水容器、烘箱、天平、温度计、卡尺等设备。试验室人员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得到了标准试件在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条件下的稳定度为X;另外将标准试件在60±1℃恒温水槽中保温48h,然后测试得到了其稳定度为Y,计算得到Z=Y/X×100%
事件2:施工单位在K25+100右侧设置了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接到当地居民举报,称施工单位造成了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实测PM2.5和SO2 等大气质量指标,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施工便道为简易土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2)运输砂石、矿粉的车辆未加盖,沿途遗洒,粉尘飞扬;(3)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的烟尘敞口排放,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