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知识 - 五十四 风波

题目总数:10
总分数:102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A.
沈从文
B.
茅盾
C.
鲁迅
D.
巴金
第 2 题    单选题
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发表在( )
A.
《彷徨》
B.
《新青年》
C.
《野草》
D.
《朝花夕拾》
第 3 题    单选题
《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
A.
1911年辛亥革命
B.
1919年五四运动
C.
1917年张勋复辟
D.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第 4 题    单选题
小说《风波》的中心情节线索是( )
A.
九斤老太的五十大寿
B.
七斤的飞黄腾达
C.
皇帝坐了龙庭
D.
辫子事件
第 5 题    单选题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这句话出自( )
A.
鲁迅的《风波》
B.
鲁迅的《伤逝》
C.
鲁迅的《阿Q正传》
D.
鲁迅的《祝福》
第 6 题    单选题
七斤、八一嫂和赵七爷是鲁迅的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A.
《狂人日记》
B.
《伤逝》
C.
《祝福》
D.
《风波》
第 7 题    问答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1)本片段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2)本片段描写的是江南某水乡的什么生活图景?
(3)从全文来看,这样的开头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 8 题    问答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头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怄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1)这段文字是通过什么方法刻画赵七爷这个人物的?
(2)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3)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第 9 题    问答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了,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
发,……”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
(1)这段文字中所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什么?
(2)“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这句话显示了赵七爷什么心理?
(3)在听赵七爷的一番话前后,七斤嫂心理有何变化?
(4)这段文字对于表现赵七爷性格有什么作用?
第 10 题    问答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1)在小说的结尾的场面描写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2)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何种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