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知识 - 五十九 长亭送别

题目总数:13
总分数:151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更为强烈的曲词是( )
A.
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B.
有梦也难寻觅
C.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第 2 题    单选题
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 )
A.
离愁别恨
B.
母亲干涉
C.
金榜无名
D.
婚姻悲剧
第 3 题    单选题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中后句的意思是( )
A.
可怜眼前的我
B.
爱眼前的我
C.
可怜眼前的新人
D.
爱眼前的新人
第 4 题    单选题
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A.
元杂剧
B.
明杂剧
C.
说唱文学
D.
传奇
第 5 题    单选题
《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A.
慷慨悲凉
B.
沉郁顿挫
C.
明白晓畅
D.
优美雅致
第 6 题    单选题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夸张、用典、比喻
B.
夸张、对偶、比喻
C.
对偶、比喻、拟人
D.
用典、夸张、对偶
第 7 题    单选题
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 )
A.
伯劳东去燕西飞
B.
碧云天,黄花地
C.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D.
泪添九曲黄河溢
第 8 题    问答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
(2)分析“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修辞方法与含义。
(3)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
第 9 题    问答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1)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
(2)分析“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艺术特点。
(3)分析“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 10 题    问答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轻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1)将“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修辞方法与含义。
(2)分析前五句的修辞方法。
第 11 题    问答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1)将“蜗角虚名”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修辞方法与含义。
(2)结合曲词分析表现莺莺情感的艺术手段。
(3)选出最能表现莺莺性格不同侧面的曲词,并加以具体分析。
(4)根据这些选文概括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第 12 题    问答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分析[一煞]的内容与写作特点。
第 13 题    问答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分析[收尾]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