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9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题目总数:31
总分数:27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的这句话反映了(   )。
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第 2 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①强制性②普遍性③公共性④选择性⑤终身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第 3 题    单选题
小学教师经常采用贴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为班级做好事,这种德育方法是(    )
A.
奖惩评价
B.
榜样示范
C.
情感陶冶
D.
实际锻炼
第 4 题    单选题
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看,学校举办的法治教育报告会属于(   )。
A.
学科活动
B.
社会活动
C.
主题活动
D.
文体活动
第 5 题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
①有理想信念②有道德情操③有扎实学识④有实践能力⑤有仁爱之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第 6 题    单选题
教育实验中,控制其它条件,考察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方式在这项实验中属于(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干扰变量
D.
无关变量
第 7 题    单选题
学生在课间玩耍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揉一揉受伤的脚踝
B.
抬高受伤的脚踝
C.
在受伤处进行热敷
D.
给学生吃止痛药
第 8 题    单选题
在学习成败归因影响学习动机的诸因素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    )
A.
运气好坏
B.
能力高低
C.
任务难度
D.
努力程度
第 9 题    单选题
学生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学校、教师、同伴等影响显著。这表明其自我意识发展处于(    )。
A.
生理自我时期
B.
社会自我时期
C.
心理自我时期
D.
精神自我时期
第 10 题    单选题
小学生背诵课文时,为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最好达到(   )
A.
200%
B.
150%
C.
100%
D.
50%
第 11 题    单选题
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    )
A.
符号学习
B.
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第 12 题    单选题
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的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这属于(   )。
A.
直接强化
B.
替代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第 13 题    单选题
在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挖掘和利用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资源属于(  )。
A.
自然资源
B.
校内资源
C.
社会资源
D.
个体资源
第 14 题    单选题
倡导经验课程,并主张以主动作业形式实施这种课程的教育家是(   )。
A.
卢梭
B.
杜威
C.
泰勒
D.
布鲁纳
第 15 题    单选题
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了解了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进而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改变。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认知与实践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 16 题    单选题
我国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   )。
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边缘课程
D.
隐性课程
第 17 题    单选题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张老师展示了大量动物脚印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练习法
C.
演示法
D.
参观法
第 18 题    单选题
课程实施中,不适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度的方法是(  )
A.
课堂观察
B.
活动记录
C.
标准化测验
D.
课后访谈
第 19 题    单选题
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第 20 题    单选题
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同行观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
复式教学
B.
现场教学
C.
个别教学
D.
课堂教学
第 21 题    问答题
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第 22 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
第 23 题    问答题
简述实施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 24 题    问答题
课前,我一走进教室,几个学生便围着我有说有笑。“咦,许老师的水杯怎么还在这儿?”我笑着说“谁帮许老师送回办公室啊?”话音刚落,离我最近的小璇同学便伸手去端水杯。当我看到她脏兮兮的小手时,竟鬼使神差地制止了她:“不用了,让课代表去吧。”
课代表从教室后面跑来,高兴的端着水杯走了。上课时,我发现小璇的情绪明显低落,下课后,我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她只是摇头不语,从那以后,我感觉小璇与我的关系明显疏远了
(1)分析小璇与“我”关系疏远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谈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2分)
第 25 题    问答题
王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通过播放海底奇妙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色光,的美妙组合下,对海底世界有整体的感知;通过演示课件,展示海绵图景,启发学生理解“波涛汹涌”的含义,播放“海底听音器”,模拟海底的声音,帮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的含义;通过鼓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深化学生海洋知识的理解
(1)对材料中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的情况进行评析(8分)
(2)阐述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2分)
第 26 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想要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析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教学价值。(10分)
(2)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8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3~6自然段的教学。(22分)
第 27 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分类(4分)?请对三角形进行分类。(6分)
(2)如指导四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明说明理由。(20分)
第 28 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帮助学生正确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方法。(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第 29 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难点乐句(划框部分)”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第 30 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正面下手双手垫球
动作方法:正对来球,成准备姿势。垫球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并拢,两拇指平行,两小臂尽量靠近;垫球时,用两脚蹬地,两臂稍内收,利用仲膝含胸、提肩、压腕的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球,将球准确地垫击在前臂的击球部位上。击球瞬间,两臂要保持平稳,身体重心向抬臂的方向移动伴送球击出。
双手下手垫球的击球手型一般分为叠指法和包拳法两种。
叠指法:将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靠压在上面手的中指第指节上,掌根靠紧,两臂伸直相夹,手掌部位不能相叠。
包拳法:将两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放于上面,两掌根和两小臂靠紧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
双手下手垫球的部位:一般是用手腕向上10厘米左右的平面。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正面下手双手垫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 。(20分)
第 31 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各自满足人类的什么需求?(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什么是好的设计”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
(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身边用品设计的欣赏和评述方法”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