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 第二节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题目总数:41
总分数:41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
0~2岁
B.
2~7岁
C.
7~11岁
D.
11~15岁
第 2 题    单选题
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  )。
A.
0~2岁
B.
2~7岁
C.
7~11岁
D.
11~15岁
第 3 题    单选题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
A.
不可改变的
B.
可以跳跃的
C.
因人而异的
D.
可人为改变的
第 4 题    单选题
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
思维的可逆性
B.
具体逻辑推理
C.
以自我为中心
D.
守恒概念的形成
第 5 题    单选题
尼尼认为,因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个人都和她一样喜欢狗。这说明尼尼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前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第 6 题    单选题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称之为(  )。
A.
教学支架
B.
最近发展区
C.
先行组织者
D.
互动协作
第 7 题    单选题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科尔伯格
B.
皮亚杰
C.
麦克费尔
D.
班杜拉
第 8 题    单选题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表现的最为明显。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第 9 题    单选题
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
A.
维果斯基
B.
巴班斯基
C.
凯洛夫
D.
杜威
第 10 题    单选题
妈妈帮小红把桔子剥成一瓣一瓣,可是小红不高兴了,她认为桔子被剥成一瓣一瓣后比原来小了。这说明小红的思维还没有具备()。
A.
守恒性
B.
平衡性
C.
抽象性
D.
具体性
第 11 题    单选题
孩子开始学会“说谎、察言观色”,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思维上处于()。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第 12 题    单选题
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已发展到()。
A.
具体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
C.
前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第 13 题    单选题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第 14 题    单选题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所具有的特征不包括()。
A.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B.
具有象征思维
C.
自我中心化倾向
D.
具有分类能力
第 15 题    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是主体把新的刺激整合到原有图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
A.
同化
B.
平衡
C.
顺应
D.
调整
第 16 题    单选题
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后,李老师让该小组的成员去帮助其他几个很困惑的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A.
最近发展区
B.
联合发展区
C.
运动发展区
D.
感觉发展区
第 17 题    单选题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最能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是()。
A.
三岁的丽丽在妈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B.
小艺的妈妈希望小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C.
七岁的小燕实际身高和七岁女孩的平均身高之间的差距
D.
五岁的小明已经能够背诵100首古诗
第 18 题    问答题
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及其教育意义。
第 19 题    问答题
材料:
昆特女士教初二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时,他却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问题:
(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第 20 题    问答题
材料:
一个学生高一期中考试成绩很差,并且受到了家长的批评,感觉情绪很低落。该生在考上高中时成绩非常好,但是这个时候放松了,觉得高一、高二放松两年,不想那么拼,到高三再拼一年就好了。此外,该生对于高中课本认识不足,觉得高中知识难度有所提升而已,没觉察到高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等要求更高了,结果到高一期中考试的时候成绩很差,让他感觉很受刺激,他没想到会考这么差,跟预期差距很大。
考生自述:没想到会考得这么差,并且现在想努力学习,发现差距已经被拉开,感觉学起来很吃力,很头疼。也导致心情不好。
问题:
(1)分析考生情绪低落的原因。
(2)如果你是此学生的老师,你该怎么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第 21 题    单选题
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钦佩感
D.
美感
第 22 题    单选题
学生临考时的怯场属于()。
A.
心境
B.
理智感
C.
应激
D.
激情
第 23 题    单选题
在鲜花盛开、草木葱茏的阳春三月,人们常有“花在微笑、草在点头”的愉悦。这种情绪状态是()。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第 24 题    单选题
有些人在生病时又想病快点好,又不想吃苦药。这种冲突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第 25 题    单选题
小明既想考试得高分又不想努力学习,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
双趋冲突
B.
趋避冲突
C.
双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第 26 题    单选题
有些学生不想认真学习,但又想成绩名列前茅。这种心理冲突是()。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第 27 题    单选题
某大学生想通过中介找兼职赚点零花钱,并得到实践锻炼,却又担心上当受骗和影响学习。这种心理状态是()。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第 28 题    单选题
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心理防御方式被称为()。
A.
否认
B.
文饰
C.
转移
D.
压抑
第 29 题    单选题
高考前,小珍将“高考,我必须成功!”的大字贴在自己的书桌上,天天激励自己。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原理,小珍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属于()。
A.
糟糕至极
B.
绝对化要求
C.
过分概括化
D.
主观要求
第 30 题    问答题
章山同学高考失利后,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影响章山的情绪是激情。
第 31 题    问答题
一个男人想结婚,但又怕结婚后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趋避冲突。
第 32 题    问答题
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控能力会减弱,所以总是做错事。
第 33 题    问答题
激情与应激是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
第 34 题    问答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反映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第 35 题    问答题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
第 36 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第 37 题    问答题
简述坎农—巴德学说。
第 38 题    问答题
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类型。
第 39 题    问答题
简述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第 40 题    问答题
简述情绪的三种状态。
第 41 题    问答题
李强是一个中学生。当工程师的母亲发现儿子进入中学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个子迅速长高,嘴上还长出了小绒毛。以前一回家小嘴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把学校发生的事情都告诉爸爸妈妈。但现在回家要么把门一关,一头扎进房间呆在里面不出来,爸妈怎么叫也不说话;要么哼着不知名的歌蹦蹦跳跳地找同学去玩。而且经常和父母顶嘴。最近一次居然和班主任吵了起来,并直呼班主任的名字。但当他和要好的哥们在一起时,仿佛又有说不完的话。妈妈不明白,这孩子究竟怎么了。
请你用心理学理论帮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