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职业理念 - 第三节 教师观

题目总数:38
总分数:38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  )。
A.
专业理想
B.
专业情操
C.
专业知识
D.
专业自我
第 2 题    单选题
(  )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A.
人的全面发展
B.
教师专业发展
C.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D.
以人为本
第 3 题    单选题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学家对教师职业的赞誉?(  )
A.
夸美纽斯
B.
福禄贝尔
C.
陶行知
D.
桑代克
第 4 题    单选题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
复杂性、创造性
B.
连续性、广延性
C.
长期性、间接性
D.
主体性、示范性
第 5 题    单选题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  )。
A.
灵魂
B.
动力
C.
内在要求
D.
天职
第 6 题    单选题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
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
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
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
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第 7 题    单选题
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最早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第 8 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的内部标准的是(  )。
A.
职业实践水平
B.
职业自律性
C.
职业社会地位
D.
教师人员素质
第 9 题    单选题
(  )使教师职业超越了单一的工匠式技能特征,并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
A.
自学能力
B.
教科研能力
C.
创造力
D.
终身学习
第 10 题    单选题
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A.
教师职业的出现
B.
教师培训机构的建立
C.
教育立法的规定
D.
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第 11 题    单选题
(  )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A.
自我反思
B.
在职教育
C.
职前培养
D.
入职指导
第 12 题    单选题
任何扎实、有效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及时、巧妙、精要的(  )和指导。
A.
提问
B.
讲授
C.
演示
D.
操作
第 13 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创新教育的是(  )。
A.
心理创新教育
B.
和谐教育
C.
赏识教育
D.
愉快教育
第 14 题    单选题
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上一阵骚动。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班上做画报”
B.
不予理睬,擦掉画,开始上课
C.
立即查找做画人
D.
批评教育学生
第 15 题    单选题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  )。
A.
教育民主化
B.
教育信息化
C.
全民教育
D.
终身教育
第 16 题    单选题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  )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
《学会关心》
B.
《学会做事》
C.
《学会生存》
D.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 17 题    单选题
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
权威
B.
威信
C.
角色
D.
社会地位
第 18 题    单选题
中考前张老师得到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但拒绝和其他教师分享,张老师的做法属于(  )。
A.
自私自利
B.
不能诚恳待人
C.
不能资源共享
D.
不能团结协作
第 19 题    单选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提出师德理想的目标不包括(  )。
A.
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
B.
集体精神、道德、社会、经济、文化进步
C.
促进知识的传播
D.
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
第 20 题    单选题
“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这句话说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  )。
A.
情感教育
B.
实践教育
C.
说服教育
D.
表扬教育
第 21 题    单选题
小郑、小刘老师是某学校的数学老师,平时两人都很努力,也喜欢暗暗较劲。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小郑和小刘老师都有参加,但赛前两位老师既无教学的交流,也无比赛想法的讨论,最后双双遗憾出局。关于小郑和小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
B.
有利于教师在竞争中成长
C.
体现了教师公平竞争的自觉性
D.
违背了教师间的合作理念
第 22 题    单选题
刘老师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上课时间,在课上总是不停地进行讲解,并且强行要求学生记忆,课下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刘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帮助学生快速学习知识
B.
正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C.
错误,没有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D.
错误,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 23 题    单选题
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在教学材料和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个别差异。刘老师所处的教师成长阶段是(  )。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自身阶段
第 24 题    单选题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针对该老师的做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
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
C.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D.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第 25 题    单选题
任职八年的老教师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魏老师经常与班级的各科任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状态,还主动关心并积极配合其他老师的教学。说明魏老师具有()。
A.
具有课程开发意识
B.
具有校本研修能力
C.
具有课堂管理能力
D.
具有团结合作精神
第 26 题    单选题
语文老师想在课上播放《老师难忘的记忆》视频。录制时各科老师纷纷响应,都来帮忙,这体现的是()。
A.
在教学和研究上,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
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D.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 27 题    单选题
西点军校第一任校长、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乔纳森·威廉斯曾说:“不管你有多么伟大,你依然需要提升自己,如果你停滞在现有的水平上,事实上你正在倒退。”西点学员们都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西点毕业的人知识都很丰富,无论是在哪个行业的,都具有浑厚的文化底蕴。这说明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的理念。
A.
敢为人先
B.
终身学习
C.
爱岗敬业
D.
好为人师
第 28 题    单选题
学校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作为导师的李老师手把手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体现了李老师()。
A.
廉洁从教、勤恳敬业
B.
因材施教,乐于奉献
C.
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D.
治学严谨,勇于创新
第 29 题    单选题
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
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
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第 30 题    单选题
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
“取法乎下”
B.
“取法乎中”
C.
“取法乎上”
D.
“无法取法”
第 31 题    单选题
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具有()。
A.
校本教研的意识
B.
课程开发的意识
C.
长善救失的意识
D.
示范引领的意识
第 32 题    单选题
下图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表明钟老师()。
A.
善于自我反思
B.
缺乏探索精神
C.
善于引导学生
D.
缺乏问题意识
第 33 题    问答题
材料: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唱着歌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问题:
请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第 34 题    问答题
王某托朋友介绍去一所大学任教。问及原因,答曰:“教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就是这个。”也有人认为教师的劳动就是“三清”(清闲、清贫、清高)。
对这些看法,应作何评价?
第 35 题    问答题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第 36 题    问答题
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请你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第 37 题    问答题
小玲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考虑到他们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以及她马上要转回老家读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没有必要给她订购新书,于是找来以前用过的旧课本给她用。发教材时,有几个同学看到她的书是旧书,就问:“新书怎么上面写那么多字?”“就是,这是旧书,她怎么发的是旧书呢?”她也以为是我弄错了,我当时就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她嘟囔了几句,用力地把教材扔进了课桌,我心里有一丝不高兴。
她下课后气冲冲地来到我办公室,当着许多同事的面吼道:“我不需要你的怜悯!”我非常尴尬,一气之下,说了一些“不知好歹”一类的话,她当即哭了,一口咬定我歧视她,哭着离开了办公室。
从教师职业素养角度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并给出评价。
第 38 题    问答题
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