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2019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二)

题目总数:16
总分数:11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提出儿童具有“有吸收性的心智”观点的教育家是()

A.
福禄贝尔
B.
蒙台梭利
C.
皮亚杰
D.
杜威
第 2 题    单选题

有的幼儿不太喜欢与他人交往。平时很安静,常常独处或者独自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出退缩或畏惧,很少表现出主动、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攻击他人的行为,他们属于()幼儿。

A.
被抛弃型
B.
被忽略型
C.
被拒绝型
D.
受欢迎型
第 3 题    单选题

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向性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B.
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
定向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选择性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定向注意的范围逐渐缩小
第 4 题    单选题

小明模仿当医生的爸爸,手拿“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小明玩的游戏是()

A.
角色游戏
B.
建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语言游戏
第 5 题    单选题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
区域活动进行中,幼儿不能更换区域
B.
要加强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幼儿教师可以随意接介入
C.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越多越好
D.
区域活动中规则的制定需要幼儿的参与
第 6 题    单选题

在幼儿的交谈中常听到一个幼儿说了“鸡蛋是蛋”,另一幼儿马上说“鸭蛋也是蛋”。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

A.
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B.
延迟模仿
C.
创造性模仿
D.
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第 7 题    单选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开展工作的过程”。

A.
自主性
B.
创造性
C.
合理性
D.
灵活性
第 8 题    单选题

4岁的小雨听家长说“水浒”,却理解成了水壶,因为这两个词发音相近。而小雨对《水浒传》一无所知。小雨在此依靠的是()

A.
探索发散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认知思维
D.
动作联想思维
第 9 题    单选题

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时,不适宜的做法是()

A.
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纠正不正确的睡眠习惯
B.
估计幼儿对睡眠需要的差异性
C.
随时唤醒幼儿,以免遗尿
D.
注意环境的动态变化
第 10 题    单选题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周老师教幼儿双手向上抛球。之后周老师发现君君能够熟练地双手向上抛球。根据君君的动作发展水平,下列哪一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

A.
能够左右手交替的拍球
B.
能接到自己抛出的球
C.
能单手连续的拍球
D.
能单手将球向前投掷2米
第 11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

第 12 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

第 13 题    问答题

试述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的关系。

第 14 题    问答题

材料:
某中班幼儿(男孩儿)是插班生,转来大约有两个月了。该幼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也听不进老师的话,缺乏规则意识;情绪不稳定,容易哭闹,且不易平复。他还会往教室外边跑,需要一位老师时刻看着他。该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几乎不能按照班里的一日流程进行活动;语言表达不清,可以听懂他人的话,在与人交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没有艮强的攻击性;有跟同伴交流的欲望,但是又胆怯、退缩。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该幼儿从小跟着姥姥、姥爷生活,直到上幼儿园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平时妈妈上班比较忙,爸爸照顾得要多一些。由于小孩儿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所以家长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对待孩子更多的是包容,很少批评。
问题:
(1)请结合材料对孩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请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第 15 题    问答题

材料:
区域活动中,中班的孩子们在玩“十字路口”的游戏。其中小星星和大虎只对玩具车感兴趣,一点儿都不管其他小朋友怎么玩。他们拿着“车”一会儿开进路边的“商店”,一会儿撞倒“行人”。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拿着“车”撞来撞去,整个活动区闹翻了天。一直在一旁观察的李老师看到后,赶紧以“交警”,的身份介入游戏,说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交通秩序都被破坏了。”,小朋友都纷纷指着小星星和大虎说:“都怪他们俩‘开车’乱撞。”在“交警”的指导下,大家把破坏的“商店”“马路”整理好。大家的“车”都只在马路上行驶,游戏又正常进行起来……
问题:  
(1)李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介入游戏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李老师介入的时机是否恰当?
(2)教师应如何判断介入游戏的时机?

第 16 题    问答题

在户外活动时,大班的赵老师发现幼儿经常在木桩上走来走去,而有些运动能力差的幼儿则不敢到木桩上玩,也有些幼儿在木桩上玩时没有安全意识,一会儿跨跳,一会儿蹦上蹦下,十分不安全。针对以上现象,请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