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 - 二十六 爱尔克的灯光

题目总数:10
总分数:102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
A.
《雾》
B.
《灭亡》
C.
《家》
D.
《春》
第 2 题    单选题
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
A.
革命民主主义
B.
俄国民粹派
C.
马克思主义
D.
自由主义
第 3 题    单选题
巴金创作的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是( )
A.
《蚀》三部曲
B.
《爱情三部曲》
C.
《激流三部曲》
D.
《抗战三部曲》
第 4 题    单选题
巴金的散文集有( )
A.
《华盖集》
B.
《朝花夕拾》
C.
《龙·虎·狗》
D.
《闲书》
第 5 题    单选题
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 )
A.
茅盾
B.
鲁迅
C.
巴金
D.
朱自清
第 6 题    单选题
《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
A.
“家门和顺”
B.
“长宜子孙”
C.
“光明正大”
D.
“顽廉懦立”
第 7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1)这段文字叙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这段文字中有两种灯光的描述,它们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3)这段文字所提及的“爱尔克姐姐点的灯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 8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
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我在外面一直跑了十八年。我从没有向人谈过我的姐姐。只有偶尔在梦里我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一年前在上海我常常睁起眼睛做梦。我望着远远的在窗前发亮的灯,我面前横着一片大海,灯光在呼唤我,我恨不得腋下生出翅膀,即刻飞到那边去。沉重的梦压住我的心灵,我好像在跟许多无形的魔手挣扎。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那些熬煎着心的日子!那些可怕的梦魇!
但是我终于出来了。我越过那堆积着像山一样的十八年的长岁月,回到了生我养我而且让我刻印了无数儿时回忆的地方。我走了很多的路。
(1)作者姐姐的故事与爱尔克姐姐点灯的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从这段文字看,作者从姐姐的死一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但是我终于出来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第 9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请回答下面问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国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1)在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 10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并回答问题:
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3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
……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驱散了我的离愁……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所展示的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各指的是什么?
(2)作者重回故里和离开故地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作者“心灵的灯”的象征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