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 - 二十三 背影

题目总数:9
总分数:78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A.
“新月社”
B.
“文学研究会”
C.
“创造社”
D.
“左翼作家联盟”
第 2 题    单选题
《背影》本文为刻画一个慈父形象所选取的描写重点是( )
A.
人物的面貌
B.
人物的行动
C.
人物的背影
D.
人物的语言
第 3 题    单选题
《背影》本文塑造人物形象主要采用的手法是( )
A.
对比手法
B.
侧面描写
C.
白描手法和侧面烘托
D.
正面描写
第 4 题    单选题
《背影》一文的结构线索是( )
A.
横式结构
B.
纵式结构
C.
自由结构
D.
纵横结合
第 5 题    单选题
朱自清发表的第一部散文集是( )
A.
《背影》
B.
《踪迹》
C.
《你我》
D.
《欧游杂记》
第 6 题    单选题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真实简明
B.
闲适伤感
C.
清丽典雅
D.
以情胜
第 7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这段文字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第 8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第 9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我”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