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 - 第二节 教学反思

题目总数:8
总分数:3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课前反思是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因此说,课前反思具有(  )特点,重视教学前的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
A.
批判性监控课堂
B.
前瞻性分析设计
C.
监控性分析设计
D.
前瞻性总结评价
第 2 题    单选题
教师通过研究本班级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属于教学反思的(  )的方法。
A.
行动研究
B.
教学诊断
C.
阅读新知
D.
自我提问
第 3 题    单选题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  )提出的。
A.
布卢姆
B.
加涅
C.
波斯纳
D.
罗森塔尔
第 4 题    单选题
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
A.
教师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B.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C.
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D.
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第 5 题    单选题
根据反思的时间,教学反思可以分为(  )。
A.
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B.
教学前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C.
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
D.
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第 6 题    单选题
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 )。
A.
经验阶段
B.
观察与分析阶段
C.
重新概括阶段
D.
验证阶段
第 7 题    单选题
下列对教学反思的意义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教学反思”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B.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C.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避免被学生愚弄
D.
“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建设
第 8 题    问答题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