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监控和照明系统

题目总数:23
总分数:23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通风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风机的(    ),实现节能运行和保持风机较佳寿命的控制运行。
A.
运行台数、风力、风速、运行时间
B.
运行台数、风向、风速、运行时间
C.
运行方式、风力、风速、运行时间
D.
运行方式、风向、风速、运行时间
第 2 题    单选题
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对洞内照明强度调节的主要依据是(  )
A.
洞外的照度和噪声值变化
B.
洞外的照度和交通量变化
C.
洞内粉尘含量和交通量变化
D.
洞外的照度和粉尘含量变化
第 3 题    单选题

关于公路工程标线施工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线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在试验室进行试划试验
B.
正式划标线前,应首先清理路面,保证路面表面清洁干燥,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
C.
.划线时,通过控制划线机的行驶速度控制标线厚度
D.
标线充分干燥前,应放置适当的警告标志, 防止车辆及行人在作业区内通行
第 4 题    单选题

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是( )。



A.
避免隧道黑洞产生热效应
B.
火灾发生时利于排烟处理
C.
疏导已在洞内车辆避免事故恶化
D.
提高能见度保证行车安全
第 5 题    单选题

下列交通安全设施中主要作用为管制和引导交通的是()。


A.
交通标志
B.
交通标线
C.
隔离栅
D.
防眩设施
第 6 题    单选题
隧道通风控制体系中,控制风机运转所依据的环境数据主要是( )含量。
A.
O2
B.
CO  
C.
CO2  

D.
SO1  

第 7 题    单选题
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洞内交通量的变化及(   )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
A.
电源电压变化
B.
风速的变化
C.
洞外照度的变化
D.
温、湿度的变化
第 8 题    多选题

在进行防眩设施施工时,首先要保证的指标要求有(  )。



A.
遮光角
B.
线形
C.
防眩高度
D.
间距
E.
位置
第 9 题    多选题
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是根据(   )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交通量数据等控制风机的运转进行通风。
A.
一氧化碳检测器
B.
噪声检测器
C.
能见度检测器
D.
湿度检测器
E.
温度检测器
第 10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I、II、III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技术员甲认为全断面开挖发的特点是工作空间较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且全断面开挖法具有较小的断面进尺比,每次爆破震动强度较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少,有利于围岩的稳定。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勤测量、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是否良好,电钻工应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爆破作业人员不能着化纤服装,炸药和雷管分别装在带盖的容器内用汽车一起运送;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器电压为110〜220V,同时加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通风设施由专职安全员兼管。
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了供配电、照明系统设施的安装,其中变压器为油浸变压器,由于工期延误,变压器运到现场100天后才进行安装。电缆敷设在沟内时遵循了低压在上、高压在下的原则,敷设时还要求金属支架、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在交通监控方面,隧道由监控分中心统一监控,监控中心设有完善的子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调度指令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
问题:除背景资料中给出的监控子系统外,还应有哪些监控子系统?(至少列出三种)
第 11 题    问答题

(四)背景资料

某条高速公路全程80km,路段上有6个互通立交,并有1.8km和2.1km的长隧道二座。根据提供的交通量,两个隧道都设计有通风、照明及隧道变电所,并有完善的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该路设有一处监控分中心,能实现隧道变电所无人看守,能和监控中心实现联网互提供信息,以及为运营管理提供信息。


1. 监控系统按功能分,包括了哪些子系统?
第 12 题    问答题
2. 此路的监控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第 13 题    问答题

(四)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深埋隧道,设计净高5m,净宽12m,总长3500m,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砂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裂隙发育。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按规范实施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所有的必测项目。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双向掘进,对水、电、路、通风等设施进行统一安排,并在正式掘进前完成。通风方式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将新鲜空气压送到掌子面,然后将废气从里往外挤出。压入式通风机采用轴流式通风机,其额定风量为2250m3/min,风压为6000Pa,发电机功率为2×115kW。风管与风机相匹配,选配φ1500mm(压入)和声1000mm(吸出)的强力橡胶软管,每节长10m,软风管接头方式为双反边拉链式接头,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事件二: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要求做到: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m。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两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土建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设施、里程标、百米标等等的施工。照明控制系统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A、B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该隧道原设计采用射流式通风方式,经多方论证后,难以满足该隧道的通风质量要求,拟变更为竖井排风式通风,并按相关程序完成了设计变更。


1. 写出背景中实施了的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第 14 题    问答题
2. 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第 15 题    问答题
3. 写出背景中A、B的名称。
第 16 题    问答题
4. 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类变更?说明理由。
第 17 题    问答题

(四)背景资料

某条高速公路全程80km,路段上有6个互通立交,并有1.8km和2.1km的长隧道二座。根据提供的交通量,两个隧道都设计有通风、照明及隧道变电所,并有完善的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该路设有一处监控分中心,能实现隧道变电所无人看守,能和监控中心实现联网互提供信息,以及为运营管理提供信息。


1. 监控系统按功能分,包括了哪些子系统?
第 18 题    问答题
2. 此路的监控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第 19 题    问答题

【案例1】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包AB路段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该路段全长105km,设计速度100km/h,有8个互通式立交,采用封闭式收费,使用非接触式IC卡,全线设8个匝道收费站,收费站监控室有人值守进行收费管理,设一个监控、收费及通信分中心,并且在监控中必值班大厅进行收费和监控的集中监视和控制。收费站(包括车道计算机等)、收费分中心、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系统都是独立的局域网,并相互连接组成广域网。该工程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重点考虑土建、管道、房建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施工顺序及工艺的内容。

事件2:为了争取施工时间,当监控分中心的大屏幕投影机到货后,施工人员马上在现场开箱,并对其规格、数量进行了检查,随即进行了安装。

事件3:在施工中,业主要求承包商完成一个合同中没有的基础施工项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拟就此协商计价。

事件4:在监控、收费、通信系统的安装和单体测试完成后,随即准备进行系统调试和交工。


1. 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补充事件1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还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第 20 题    问答题
2. 指出事件2在设备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设备安装完毕后,还应重点检查哪两项内容才能进行通电试验与测试?
第 21 题    问答题
3. 事件3中的基础施工项目是否可以采用计日工计价?请说明理由。并列出在施工合同中的三个计日工表名称。
第 22 题    问答题
4. 将本项目的收费系统分成三个测试用的子系统。
第 23 题    问答题
5. 集成后的收费系统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系统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