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 - 第三节 幼儿心理发展

题目总数:144
总分数:144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婴儿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
痛觉
B.
听觉
C.
味觉
D.
视觉
第 2 题    单选题
“娃娃过家家”属于(  )游戏。
A.
结构游戏
B.
角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智力游戏
第 3 题    单选题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
A.
注意的稳定性好
B.
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C.
有意后注意占优势地位
D.
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第 4 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
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
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
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
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第 5 题    单选题
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  )。
A.
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
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
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
视力较弱
第 6 题    单选题
随年龄增长,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  )。
A.
不会变化
B.
不会缩小
C.
逐渐扩大
D.
逐渐缩小
第 7 题    单选题
在儿童言语发展中,学前儿童掌握词类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名词-动词-形容词
B.
动词-形容词-名词
C.
形容词-动词-名词
D.
名词-形容词-动词
第 8 题    单选题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  )幼儿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
第 9 题    单选题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
A.
广度
B.
稳定性
C.
选择
D.
指向性
第 10 题    单选题
幼儿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  )。
A.
无意想象
B.
创造想象
C.
综合思维
D.
再造想象
第 11 题    单选题
老师在讲故事时,经常会用不同的语气、语速来表现故事中不同角色,这样做是为了引起幼儿的(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注意转移
第 12 题    单选题
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A.
1岁以前
B.
1.5~3岁
C.
3~4.5岁
D.
4.5~6岁
第 13 题    单选题
下列符合幼儿辨别图形由易到难的规律的是(  )。
A.
圆形、三角形、梯形
B.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C.
半圆、三角形、正方形
D.
正方形、圆形、椭圆
第 14 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A.
嗅觉
B.
味觉
C.
运动觉
D.
肤觉
第 15 题    单选题
关于5岁幼儿掌握空间方位阐述正确的是(  )。
A.
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B.
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C.
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前后
D.
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
第 16 题    单选题
生日宴会上,小朋友听到一首《生日快乐》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
再认
B.
识记
C.
回忆
D.
保持
第 17 题    单选题
在幼儿自主表演游戏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现象是(  )。
A.
想象
B.
性格
C.
感觉
D.
知觉
第 18 题    单选题
个性的整体性是(  )
A.
一个人的个性体现在他的心理各个方面,也可以说,在一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能看到他的个性影子
B.
一个人的个性体现在他的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说,在一个人行为某些方面能看到的道德个性影子
C.
一个人的个性体现在他的心理个别方面,也可以说,在一个人行为个别方面能看到他的个性影子
D.
一个人的个性体现在他的情绪某些方面,也可以说,在一个人行为某些方面能看到他的个性影子
第 19 题    单选题
(  )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A.
0~1岁
B.
1~3岁
C.
3~6岁
D.
7岁
第 20 题    单选题
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儿童(  )。
A.
自我评价的萌芽
B.
自我体验的萌芽
C.
自我控制的萌芽
D.
自我意识的萌芽
第 21 题    单选题
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  )。
A.
社区
B.
家庭
C.
幼儿园
D.
儿童游乐场所
第 22 题    单选题
妞妞上幼儿园和妈妈分开时哭了起来。但妈妈离开不久,她便恢复了平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傍晚,妈妈来接她时,她快乐地投入到妈妈的怀里,妞妞这种依恋行为表现属于(  )。
A.
回避型依恋
B.
安全型依恋
C.
抗拒型依恋
D.
矛盾型依恋
第 23 题    单选题
幼儿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感、兴趣等,个性初具雏形的时间是( )
A.
3~4岁
B.
4~5岁
C.
5~6岁
D.
6岁以后
第 24 题    单选题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 )
A.
整体性
B.
独特性
C.
稳定性
D.
社会性
第 25 题    单选题
在众多家庭因素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最大的是( )
A.
家庭人口
B.
家庭社会关系
C.
家长职业
D.
家庭教育
第 26 题    单选题
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就会往嘴里送,这是婴儿的( )
A.
痛觉的探索方式
B.
不良的生活习惯
C.
触觉的探索方式
D.
动觉的探索方式
第 27 题    单选题
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
注意的选择性
B.
注意的范围
C.
注意的稳定性
D.
注意的分配
第 28 题    单选题
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是幼儿注意的( )
A.
广度
B.
分配
C.
转移
D.
分散
第 29 题    单选题
“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的( )
A.
广度
B.
分配
C.
转移
D.
分散
第 30 题    单选题
从记忆的内容来看,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
运动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形象记忆
D.
语词记忆
第 31 题    单选题
( )认为儿童的智慧(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学习,而是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应。
A.
布朗芬布伦纳
B.
格塞尔
C.
皮亚杰
D.
斯腾
第 32 题    单选题
人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各种声音、气味、味道以及空间远近和时间长短等。这是由于( )
A.
感觉和知觉
B.
听觉和运动觉
C.
感觉和推理
D.
感觉和嗅觉
第 33 题    单选题
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由( )所致。
A.
观察的无序性
B.
观察的目的性不够
C.
观察的跳跃性
D.
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第 34 题    单选题
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
指向性和集中性
B.
鲜明性和选择性
C.
清晰性和指向性
D.
清晰性和集中性
第 35 题    单选题
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 )
A.
知觉
B.
感觉
C.
记忆
D.
想象
第 36 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
A.
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
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
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
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第 37 题    单选题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
选择性注意
B.
有意注意
C.
定向性注意
D.
随意注意
第 38 题    单选题
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
A.
随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注意
第 39 题    单选题
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
记忆
B.
感觉
C.
知觉
D.
思维
第 40 题    单选题
幼儿( )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
A.
想象
B.
印象
C.
感觉
D.
知觉
第 41 题    单选题
幼儿想象具有再造性,是从( )来说的。
A.
想象发生
B.
想象过程
C.
想象目的
D.
想象内容
第 42 题    单选题
由于( )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A.
动机
B.
需要
C.
情绪
D.
记忆
第 43 题    单选题
在幼儿的想象中,( )占主要地位。
A.
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
有意想象
D.
创造想象
第 44 题    单选题
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第 45 题    单选题
想象的两大特点是( )
A.
生动性和新颖性
B.
生动性和形象性
C.
趣味性和形象性
D.
形象性和新颖性
第 46 题    单选题
5岁幼儿画西瓜比人大,两排尖牙在人脸上占大部分。这段时期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
表象符号形成
B.
未掌握画面布局
C.
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D.
绘画技能稚嫩
第 47 题    单选题
3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A.
直观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形式运算思维
第 48 题    单选题
幼儿学习的图书一般都是鲜艳的图画书,和大学课本单纯的白纸黑字不一样。这是利用了感知规律中的( )
A.
适应现象
B.
对比现象
C.
联觉
D.
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第 49 题    单选题
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
A.
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
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
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D.
想象力不够丰富
第 50 题    单选题
幼儿看到故事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表现了幼儿情绪的( )
A.
冲动性
B.
不稳定性
C.
外露性
D.
内隐性
第 51 题    单选题
孩子摔倒会引起本能的哭泣,但刚一哭,马上就自己对自己说:“我不哭,我不哭……”这时的孩子脸上还挂着泪珠,甚至还在继续哭。这主要是因为( )
A.
幼儿情绪的易冲动性
B.
幼儿的意志力差
C.
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D.
幼儿情绪的外露性
第 52 题    单选题
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
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
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C.
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D.
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第 53 题    单选题
婴儿对看得见而又拿不到的玩具,产生不愉快情绪,但当玩具在眼前消失时,不愉快情绪也很快消失。这是( )
A.
情绪的内隐性
B.
情绪的依赖性
C.
情绪的受感染性
D.
情绪的情境性
第 54 题    单选题
“没有观众看戏,演员也没劲了”,可以比喻(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A.
冷处理法
B.
转移法
C.
消退法
D.
反思法
第 55 题    单选题
( )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其状态的表现。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恐惧
第 56 题    单选题
下列方法中更适合于控制幼儿情绪的是( )
A.
想象法
B.
自我说服法
C.
转移法
D.
反思法
第 57 题    单选题
根据华生的观点,下列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是( )
A.
B.
C.
D.
第 58 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特点的是( )
A.
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
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
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
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第 59 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属于心理现象
B.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D.
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第 60 题    单选题
3岁以后,儿童的个性( )
A.
逐步萌芽
B.
尚未发生
C.
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
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
第 61 题    单选题
表现出“精力旺盛、直率热情、热情忽高忽低”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第 62 题    单选题
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 )
A.
70%
B.
60%
C.
50%
D.
80%
第 63 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
A.
自私自利
B.
心胸狭窄
C.
宽容大度
D.
相貌出众
第 64 题    单选题
个性的( )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
独特性
B.
整体性
C.
稳定性
D.
社会性
第 65 题    单选题
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
A.
独特性
B.
整体性
C.
稳定性
D.
社会性
第 66 题    单选题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A.
理想
B.
动机
C.
需要
D.
志向
第 67 题    单选题
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 )开始形成。
A.
自我意识
B.
个性特征
C.
调控系统
D.
情绪状态
第 68 题    单选题
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A.
言语特征
B.
记忆过程
C.
思维特征
D.
气质类型
第 69 题    单选题
( )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A.
语言能力
B.
模仿能力
C.
认识能力
D.
特殊能力
第 70 题    单选题
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第 71 题    单选题
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
A.
个性的调节系统
B.
个性的倾向性
C.
个性的心理特征
D.
个性的能动性
第 72 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
A.
遗传性
B.
先天性
C.
易变性
D.
稳定性
第 73 题    单选题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气质
D.
性格
第 74 题    单选题
托马斯和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型、困难型和( )
A.
情绪不稳定型
B.
多愁善感型
C.
掩蔽现象型
D.
迟缓型
第 75 题    单选题
( )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A.
有差别的微笑
B.
无差别的微笑
C.
反射性的诱发笑
D.
自发性的微笑
第 76 题    单选题
根据鲍尔比、艾斯沃斯等人的研究,依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3~6个月属于( )阶段。
A.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
特殊的情感连接阶段
D.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第 77 题    单选题
心理学家( )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研究了婴儿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把婴儿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
A.
布朗芬布伦纳
B.
格塞尔
C.
皮亚杰
D.
艾斯沃斯
第 78 题    单选题
“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去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这属于哪种依恋类型( )
A.
安全型依恋
B.
回避型依恋
C.
反抗型依恋
D.
缺乏型依恋
第 79 题    单选题
“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是( )教养方式的特点。
A.
权威型
B.
专制型
C.
溺爱型
D.
忽视型
第 80 题    单选题
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3~4岁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是( )
A.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B.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
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
去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第 81 题    单选题
儿童显示出性别意识,并能正确辨别自己和他人是男孩或者女孩的年龄是( )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
第 82 题    单选题
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社会文化
B.
电视
C.
家庭
D.
幼儿园
第 83 题    单选题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
A.
放任型
B.
溺爱型
C.
保护型
D.
包办型
第 84 题    单选题
幼儿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
A.
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B.
具有了性别概念
C.
产生了性别行为
D.
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第 85 题    单选题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
A.
社会性
B.
自然性
C.
共同性
D.
差异性
第 86 题    单选题
(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A.
亲子关系
B.
同伴关系
C.
性别角色
D.
攻击性行为
第 87 题    单选题
重视( )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A.
思维
B.
智力
C.
认知
D.
社会性
第 88 题    单选题
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 )结论。
A.
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
B.
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C.
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
D.
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 89 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认知发展障碍的选项是( )
A.
感觉统合失调
B.
语言发展障碍
C.
焦虑症
D.
智力障碍
第 90 题    单选题
2~3岁年幼的儿童,不太在意小朋友是否和他共玩;而对3~4岁的幼儿,朋友的孤立以及成人的不理,特别是误会、不公正对待、批评等,幼儿会特别在意。这体现了儿童情绪情感的( )
A.
易感化
B.
自我调节化
C.
深刻化
D.
丰富化
第 91 题    单选题
智力落后幼儿的思维所处的阶段主要是( )
A.
直观和抽象思维阶段
B.
直观和具体思维阶段
C.
具体和形式运算阶段
D.
具体和发散思维阶段
第 92 题    单选题
当儿童受到挫折时,采取打人、咬人、扔东西等方式,这是其( )的表现。
A.
情绪障碍
B.
攻击性行为
C.
破坏性行为
D.
惊恐焦虑
第 93 题    单选题
幼儿抱着一只玩具鸭子,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说:“鸭子要游水了。”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说明( )
A.
经验性想象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B.
成人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C.
实际行动对幼儿期的想象具有重要作用
D.
幼儿的想象受个人愿望的影响
第 94 题    单选题
小朋友听老师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猴子的形象,如:老猴子沉稳持重,小猴子调皮灵活等。这是()
A.
符号表象
B.
创造想象
C.
再造想象
D.
直觉思维
第 95 题    单选题
“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儿童发展到三岁,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下面对三岁儿童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强烈的好奇心
B.
好模仿
C.
出现“第一反抗期”
D.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第 96 题    单选题
在幼儿园学习跳舞的活动中,一个叫毛毛的小朋友由于没有学会老师的跳跃动作而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由此,毛毛对舞蹈课感到恐惧、焦虑和害羞,他不喜欢上舞蹈课。请问与毛毛的情感相联系的是()
A.
自我意识
B.
想象
C.
思维活动
D.
感知
第 97 题    单选题
老师问一个4岁幼儿:“森林里有三只小兔,被老虎吃了一只,还剩几只?”孩子听完就大声哭了起来。这表明孩子对事物的理解()
A.
是对个别的理解而非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B.
是简单的、表面的而不是复杂深刻的
C.
依靠的是具体形象而非语词
D.
是情绪性的而非客观的
第 98 题    单选题
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
A.
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B.
初步概括水平
C.
不会下定义
D.
同义反复
第 99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所使用句子的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 100 题    问答题
简述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 101 题    问答题
简述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
第 102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想象的特点。
第 103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第 104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第 105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趋势。
第 106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第 107 题    问答题
简述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 108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 109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 110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第 111 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
第 112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第 113 题    问答题
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 114 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第 115 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第 116 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趋势。
第 117 题    问答题
分析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谈谈教育者有哪些纠正策略?
第 118 题    问答题
试述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 119 题    问答题
试述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第 120 题    问答题
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想象时有如下描述——关于“夏景”
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
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第 121 题    问答题
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下面的案例加以分析。
强强是4岁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
第 122 题    问答题
我和孩子们站在操场上。一起讨论晨间锻炼的规则。弘弘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球”。选择运动器械的音乐一响起。弘弘撒开腿。朝大球飞蹦过去。这时场地上的大球只剩下一个了,弘弘和新迪同时拿到这个大球。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起来。弘弘大喊:“是我先拿到的。”新迪说:“不对,你是跑过来的,是我先拿到的。”弘弘仍大叫:“我要玩。”我轻轻地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了。”于是新迪用商量的口气对弘弘说:“我先玩,等会儿交换的时候再给你玩,好吗?”弘弘松开拿着大球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新迪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抓起新迪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一口。新迪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弘弘见状立即拿着大球准备玩起来。
根据所给材料,分析攻击性儿童的行为表现和产生此行为的原因。
第 123 题    问答题
材料:浩浩在家只有玩乐高的时候才能专注地玩很长一段时间,而做别的事常常静不下来。请根据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分析上述案例,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第 124 题    问答题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
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1)材料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教师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第 125 题    问答题
“娃娃家”里,托班孩子B在为娃娃做“点心”。老师问他:“你想给娃娃做什么好吃的?”他回答:“汤圆。”不一会儿,他做出了几个扁扁的东西,并告诉老师这是“小饼”。
请根据托班幼儿的思想特点分析上述事件的原因。
第 126 题    问答题
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次,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
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托车。”这时,她又忽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她又画了起来。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第 127 题    问答题
明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明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例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明明却常常做不到。明明的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请问明明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明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明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第 128 题    问答题
强强是4岁幼儿,他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要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
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第 129 题    问答题
小蕾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她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她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吓了一跳,以为小蕾在说谎。
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第 130 题    问答题
某幼儿园来了一位实习教师,她的任务是小班的音乐课和中班的绘画课。她初步计划第一堂音乐课以自己的示范表演为主,每隔15分钟休息一次;绘画课主要让孩子们画太阳,每隔20分钟休息一次。她虽然做了精心准备,但效果不理想。孩子们有的讲话,有的跑出去,不理会她的要求,使这位实习教师非常沮丧。
请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你觉得这位老师怎样做效果会好些?
第 131 题    问答题
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两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
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第 132 题    问答题
幼儿园大班的京京在学习“3+5=?”这道题时,又像以前那样伸出两只小手,掰弄着手指,边数边算。班上老师看见后,立即对他说:“京京,快放好你的小手,你要用自己的小脑袋算题。’’
请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规律,对材料中京京和老师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建议。
第 133 题    问答题
平平看到老师把一个矮而粗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高而细的杯子中,就认为水变多了,因为水看起来“涨”了。有一次,她想帮妈妈洗鞋子,就把鞋子放入盆中,用刷子刷起来,却没有放水,也没有擦肥皂。
请根据有关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对上述材料做出分析。
第 134 题    问答题
明明今年3岁了,他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明明买冰激凌,他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他一块巧克力糖,明明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他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材料,请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第 135 题    问答题
小班幼儿莉莉的妈妈是个善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母亲。一天,莉莉跟着妈妈逛商店时看到一个玩具要妈妈买,妈妈认为这与家里已有的一个玩具很类似,便不想给她买,可莉莉又哭又闹,一定要买这个玩具。这时,莉莉妈妈略一沉思,便对莉莉说:“莉莉,走,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看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说完便领着孩子迅速离开了原地,接着就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莉莉很快就沉浸在妈妈所引发的欢乐的情绪中。
(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
(2)联系实际说说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另几种方法。
第 136 题    问答题
这是一段爸爸和4岁多的女儿的对话。
女儿:“爸爸,我不想上幼儿园。”
爸爸:“为什么啊,幼儿园不好吗?”
女儿:“我要和熊熊玩。”
爸爸:“不上幼儿园就不是好孩子了。”
女儿:“是好孩子,不去幼儿园。”
爸爸:“不行,一定要去幼儿园。”
女儿:“不去,呜呜……”
爸爸:“别哭了,为什么哭,不是好孩子。”
女儿:“呜呜,是好孩子,爸爸不让我陪熊熊。”
爸爸:“……”
请从这段对话中,分析该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并对如何发展这段对话给予这位父亲建议,引导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 137 题    问答题
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摆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说:“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第 138 题    问答题
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小朋友都躲着他。请你分析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第 139 题    问答题
浩浩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浩浩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浩浩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浩浩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浩浩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浩浩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浩浩就动起手来……
在老师眼中,浩浩就是这样: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意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1)材料中浩浩的行为以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第 140 题    问答题
阳阳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他喜欢活动量大的运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他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阳阳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控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常常答非所问。
(1)根据材料的描述指出阳阳的气质类型。
(2)谈谈研究儿童气质的教育意义。
第 141 题    问答题
威威今年6岁,是家中唯一的“宝宝”,聪明可爱。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娇宠,快上小学了,还样样事情依赖别人的照料;他想要某样东西,大人非给不可,否则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有好吃好玩的,只想自己一人独占,从不考虑别人;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也喜欢自己说了算,经常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
(1)类似威威这样的独生子女为数不少,请结合威威的上述行为表现和相关研究,说明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 142 题    问答题
小南今年5岁,已经上大班了。妈妈对他总是百依百顺,爸爸对他却非常粗暴。虽然家里的玩具很多,但在幼儿园里,小南看到别人玩什么,他就要什么。因此,经常和小朋友打架。一开始,幼儿园老师非常严厉地批评他,但他仍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谁也不高兴去管他。妈妈开始为这事感到烦恼。
请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角度,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小南行为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 143 题    问答题
我班徐温友小朋友今年4岁,是今年刚刚插到我班的新生,他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面较广,这和他父母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他的爸爸妈妈都在旅游公司工作,平时接触的知识面较广,他平时在家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父母,有了“丰富”的知识,他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家里都是以自己为中心。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增强,徐温友小朋友对家里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父母叫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常常使家长束手无策。
请从幼儿心理学角度分析徐温友的行为,并提出教育建议。
第 144 题    问答题
某幼儿园大班在室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时,外面出来一群别的班的孩子在玩耍,喧闹的声音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吸引了过去,大家开始相互交谈,老师大声提醒保持安静,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时老师突然停了说话,孩子们安静了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