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2020教育知识与能力(五)

题目总数:31
总分数:12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目前我国教育的很多方面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
相对独立性
B.
历史性
C.
阶级性
D.
永恒性
第 2 题    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文化
D.
人口
第 3 题    单选题

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A.
创造和更新文化
B.
传播和交流文化
C.
选择和提升文化
D.
传递和保存文化
第 4 题    单选题

“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的()提出来的。

A.
拉伊
B.
梅伊曼
C.
狄尔泰
D.
杜威
第 5 题    单选题

凯兴斯泰纳对于培养个人主义而使学生发展缺乏社会性的教育进行了批判。他主张“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一—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一—是教育有用的公民”。这属于教育目的观中的()。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第 6 题    单选题

在评价道德事件时,学生的下列哪种做法属于道德评价的自律水平?()

A.
听从权威的意见
B.
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C.
由该事件受到的奖惩而定
D.
依据自己认可的道德标准做出判断
第 7 题    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对行为规范不理解,认识不到位,常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对此,教师应从()着手展开德育工作。

A.
道德认识
B.
道德行为
C.
道德情感
D.
道德意志
第 8 题    单选题

()的特点在于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A.
隐性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基础型课程
D.
活动课程
第 9 题    单选题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文化发展水平
B.
学科特征
C.
学生能力基础
D.
学校领导水平
第 10 题    单选题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种“有色听觉”属于感觉中的哪种现象?()

A.
联觉
B.
感觉后效
C.
感觉适应
D.
感觉对比
第 11 题    单选题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了解的生活常识都属于()。

A.
语义记忆
B.
情绪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陈述性记忆
第 12 题    单选题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
课外辅导
第 13 题    单选题

教师在上课时把重点内容用彩色粉笔板书,是利用了知觉的()。

A.
选择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
第 14 题    单选题

当驾驶员看到“事故易发路段”的交通警告标志时,会提高警惕,放慢车速前行。这是()。

A.
第一信号系统
B.
第二信号系统
C.
操作性条件反射
D.
无条件反射
第 15 题    单选题

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的一节课内,用不同教材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
小班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
D.
分组教学
第 16 题    单选题

某生观看电影《战狼》后,对军人产生了敬佩之情,立志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

A.
态度的学习
B.
智慧技能的学习
C.
运动技能的学习
D.
言语信息的学习
第 17 题    单选题

在飞驰的列车上,小丘在广告墙上看到一个非常有用的电话号码。为了记住这一电话号码,下列策略最适合的是()。

A.
复述策略
B.
计划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第 18 题    单选题

要学生关注历史与地理、化学与生物、数学与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A.
横向迁移
B.
纵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第 19 题    单选题

小明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他担心自己会因为双手发抖、脸红、声音颤抖、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这种行为属于()。

A.
恐惧症
B.
强迫症
C.
抑郁症
D.
焦虑症
第 20 题    单选题

在竞选班长中,小敏成为新一任的班长,落选的小玲心想,班长要负责的事情很多,成为班长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小玲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
认同
B.
文饰
C.
投射
D.
幻想
第 21 题    单选题

刘老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学生间保持距离。刘老师表现出的是职业倦怠的()特征。

A.
挫折感
B.
情绪耗竭
C.
去人性化
D.
个人成就感低
第 22 题    问答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第 23 题    问答题

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第 24 题    问答题

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比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

第 25 题    问答题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

第 26 题    问答题

简述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 27 题    问答题

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第 28 题    问答题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现条件。

第 29 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第 30 题    问答题

材料:
学生小刚在老师上课写板书时,手指常常不自觉地敲打桌子,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不想听课就出去!”可是这种情况总也制止不住。一位音乐教师上课时发现了这个情况,课后找到小刚。小刚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老师批评。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还笑着说:“我发现你的节奏感非常好。你可以参加学校的乐队,做一名鼓手。但有一个条件,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小刚点点头,热泪盈眶。之后他在乐队里很努力,进步很快,而且上课再也不敲桌子了。
问题:
(1)材料中的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12分)
(2)音乐教师的做法对你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启示?请简要分析。(6分)

第 31 题    问答题

材料:
严老师班上的学生小宇学习基础较差,且家境贫寒,小宇常常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
为了帮助小宇,严老师想到了一个“智志双扶”的措施。严老师在课下经常找小宇谈心,向他讲述励志故事,鼓励他树立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帮他总结学习上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组建“学习互助小组”,帮助他学习;让他当班级文艺委员,以发挥其唱歌特长;对他取得的进步给予赞赏。慢慢地,小宇变得开朗,同学们也友善地接纳了小宇。一段时间后,小宇爱上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严老师是如何依据需要层次理论制定教育措施的。(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