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 - 四 大同

题目总数:11
总分数:8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关于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源自(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第 2 题    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论述“大同世界”特点的是( )
A.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B.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
C.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D.
男有分,女有归
第 3 题    单选题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
A.
五帝时代
B.
“三代之英”的时代
C.
夏、商、周三代
D.
春秋战国时代
第 4 题    单选题
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
A.
人事制度
B.
物质文明建设
C.
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
第 5 题    单选题
《大同》选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左传》
第 6 题    单选题
《礼记》是一部( )
A.
法家著作
B.
道家著作
C.
墨家著作
D.
儒家著作
第 7 题    单选题
《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
A.
演绎法
B.
归纳法
C.
对比法
D.
类比法
第 8 题    单选题
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 )
A.
大同时代
B.
三代之英的时代
C.
小康时代
D.
礼崩乐坏的时代
第 9 题    问答题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昔者仲尼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与:
蜡:
(2)将这段文字中“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含义。
(3)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第 10 题    问答题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女有恶其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画横线的含义。
矜:
独:
分:
归:
货:
弃:
(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
(4)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
第 11 题    问答题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今大道既,天下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以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而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是谓小康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隐:
家:
池:
固:
作:
兵:
殃:
小康:
(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3)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4)挑出这段文字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