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 - 货币供给

题目总数:38
总分数:38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金融创新增强货币供给的(    )。

A.
内生性
B.
外生性
C.
可控性
D.
可测性
第 2 题    单选题

在乔顿货币乘数模型中,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不包括(  )。

A.
法定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
B.
货币流通速度
C.
定期存款比率
D.
通货比率
第 3 题    单选题

货币乘数的大小由四个因素决定,以下因素选项定义不正确的是()。

A.
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B.
法定准备金率
C.
超额准备金率
D.
现金比率
第 4 题    单选题

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    )。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加
D.
上下波动
第 5 题    单选题

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程度降低的原因是(  )。

A.
导致各国废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B.
商业银行对央行贴现窗口的依赖性下降
C.
央行减少公开市场操作
D.
存贷比上升
第 6 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货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供给是一条垂线
B.
弗里德曼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变量论的典型代表
C.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D.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仍然具有相当的控制力
第 7 题    单选题

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  )。

A.
货币供应量
B.
基础货币
C.
不兑现信用货币
D.
货币需求量
第 8 题    单选题

影响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不包括(  )。

A.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B.
财政收支
C.
政府部门债券
D.
黄金外汇储备
第 9 题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是指(    )。

A.
外汇储备
B.
法定存款准备
C.
基础货币
D.
超额存款准备
第 10 题    单选题

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
B.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
C.
国外净资产
D.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
第 11 题    单选题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货币供给机制需要与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相匹配。在货币供给机制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具备的功能是(  )。

A.
中央银行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商业银行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
B.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
C.
中央银行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商业银行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
D.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
第 12 题    单选题

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使货币 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量。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包括现金比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中央银行降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将减少货款,使存款多倍扩张的信息量下降,从而使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上升,反之则下降
B.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该比率上升,使存款多倍扩张的总体水平下降,货币乘数就下降,货币供应量随之下降
C.
若公众增加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使得商业银行可贷款量增加,总体水平上升,货币乘数就会下降,货币供应量随之下降
D.
若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准备金库,其贷款减少,亦使存款多倍扩张的倍数下降,使货币量和货币供应量下降
第 13 题    单选题

如果原始存款是30亿元,派生存款为90亿元,则货币乘数为(  )。

A.
2
B.
3
C.
4
D.
5
第 14 题    单选题

如果美联储从公众手中购买100亿债券,同时降低联邦储备准备金率,则会导致货币供给(    )。

A.
减少100亿
B.
增加100亿
C.
增加超过100亿
D.
增加100亿,也有可能超过100亿
第 15 题    单选题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加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等于(    )。

A.
定向准备金
B.
法定存款准备金
C.
超额存款准备金
D.
基础货币
第 16 题    单选题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模型中,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三项。不包括以下的(  )。

A.
存款-准备金比率
B.
名义货币供给
C.
强力货币(基础货币)
D.
存款-通货比率
第 17 题    单选题

货币乘数就是(   )相比的比值。

A.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B.
库存现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
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
D.
货币供给量与银行存款
第 18 题    单选题

通常来说,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

A.
与现金漏损率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B.
与现金漏损率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C.
与现金漏损率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D.
与现金漏损率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第 19 题    单选题

现金漏损率是指现金漏损与(   )之间的比率。

A.
存款总额
B.
贷款总额
C.
库存现金
D.
存款准备金
第 20 题    单选题

假设流通的现金20亿,存款100亿,准备金30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0.2,则货币乘数是(    )。

A.
3.3
B.
2.8
C.
2.4
D.
2.0
第 21 题    单选题

中央银行贴现货款增加,则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增加信贷,则基础货币(    )。

A.
增加,不变
B.
减少,增加
C.
减少,不变
D.
增加,增加
第 22 题    单选题

在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模式中,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的货币供应量调控模式属于()。

A.
间接型
B.
直接型
C.
强制型
D.
过渡型
第 23 题    单选题

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下列弥补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中,不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的是(  )。

A.
直接发行债券弥补财政赤字
B.
直接发行通货弥补财政赤字
C.
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
D.
增加政府开支
第 24 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构成了基础货币?(  )

A.
超额准备金、活期存款、库存现金
B.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
C.
法定存款准备金、派生存款、流通中的现金
D.
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流通中的现金
第 25 题    单选题

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

A.
外生性
B.
内生性
C.
可控性
D.
可测性
第 26 题    单选题

以下选项中会使货币乘数增加的是(    )。

A.
市场利率提高
B.
商业银行增加超额准备金
C.
接受支票存款的商家数量增加
D.
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加
第 27 题    单选题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是(   )的关系。

A.
直接与间接
B.
主动与被动
C.
源头与支流
D.
政府与企业
第 28 题    单选题

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现金-存款比例为,货币乘数为:(  )

A.
2.9
B.
6.7
C.
3.3
D.
4.2
第 29 题    多选题

以下情况会导致基础货币数量增加的有(    )。

A.
由于系统故障,支票无法按实清算,在途资金增加
B.
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
C.
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
D.
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
第 30 题    多选题

关于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能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与原始存款成正比
B.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C.
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D.
与现金漏损率成正比
第 31 题    多选题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包括(    )。

A.
对个人贷款
B.
收购金、银、外汇
C.
买卖政府债券
D.
对金融机构贷款
E.
对工商业企业贷款
第 32 题    多选题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受下述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B.
政府预算赤字
C.
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D.
失业率
E.
货币乘数
第 33 题    多选题

货币供给过程的主要环节有(  )。

A.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B.
基础货币的提供
C.
存款货币的创造
D.
货币乘数的扩大
E.
再贴现率的提高
第 34 题    多选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一般会使(    )。

A.
借款人的利润减少
B.
银行贷款数量减少
C.
借款人的利润增加
D.
银行贷款数量增加
E.
货币供应量增加
第 35 题    多选题

基础货币由(    )组成。

A.
流通现金
B.
银行贷款
C.
存款准备金
D.
货币乘数
第 36 题    多选题

下列对于实际货币供给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货币供给受名义货币供给与一般物价指数的综合影响
B.
当一国的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可能引起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
C.
实际货币供给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而表现出来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额
D.
实际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提供的货币量
第 37 题    问答题

基础货币等于公众持有现金与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之和。

第 38 题    问答题

居民持有现金的愿望越强烈,货币乘数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