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中医基础知识

题目总数:23
总分数:23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患者,男,28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头身疼痛,有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等症状,舌苔薄白,遂就诊。

护士应判断该病属于
A.
表证
B.
里证
C.
寒证
D.
热证
E.
半表半里证
第 2 题    单选题
患者,男,28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头身疼痛,有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等症状,舌苔薄白,遂就诊。

医生为该患者开了3付药,护士给患者讲解煎药注意事项时,告知患者可以用的煎具为
A.
铁锅
B.
铜锅
C.
砂锅
D.
铝锅
E.
锡锅
第 3 题    单选题
患者,男,28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头身疼痛,有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等症状,舌苔薄白,遂就诊。

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为
A.
凉服
B.
少饮水
C.
温服,服药后加盖衣被,使汗微出
D.
出汗后立即洗浴
E.
服药后可进一些冷饮
第 4 题    单选题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活动中,主要在于
A.
辨症
B.
辨证
C.
辨病
D.
辨识体征
E.
辨识治疗方案
第 5 题    单选题
中医论治的主要依据是
A.
疾病的原因
B.
病变的部位
C.
疾病的性质
D.
疾病的正邪
E.
辨证的结果
第 6 题    单选题
中医五行学说最基本概念是
A.
生、长、化、收、藏
B.
青、赤、黄、白、黑
C.
金、木、水、火、土
D.
心、肝、脾、肺、肾
E.
阴、阳、精、气、血
第 7 题    单选题
脾开窍于
A.
B.
C.
D.
E.
第 8 题    单选题
中医的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三焦和
A.
B.
C.
D.
膀胱
E.
二阴
第 9 题    单选题
中医的六淫指
A.
风、寒、暑、湿、燥、火
B.
风、寒、暑、湿、燥、热
C.
怒、喜、思、悲、恐、惊
D.
酸、苦、甘、辛、咸、辣
E.
精、气、血、津、液、经络
第 10 题    单选题
寒邪的特点是
A.
其性凝滞
B.
易致肿疡
C.
生风动血
D.
善行而数变
E.
为百病之长
第 11 题    单选题
七情致病会直接损伤五脏,过思伤
A.
B.
C.
D.
E.
第 12 题    单选题
中医的五色指
A.
青、赤、紫、橙、黑
B.
青、赤、黄、白、黑
C.
赤、橙、黄、绿、紫
D.
蓝、绿、紫、橙、黑
E.
红、黄、蓝、白、黑
第 13 题    单选题
在中医五行分类中,人体五官是
A.
目、舌、鼻、口、耳
B.
目、舌、鼻、唇、喉
C.
目、舌、鼻、唇、耳
D.
筋、脉、肉、皮毛、骨
E.
筋、脉、肉、骨、气血
第 14 题    单选题
在病情观察中,中医的四诊是
A.
望、闻、问、切
B.
望、叩、问、切
C.
叩、闻、问、切
D.
视、闻、问、叩
E.
望、闻、问、叩
第 15 题    单选题
里证和表证的鉴别要点为
A.
咳嗽是否伴有咳痰
B.
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
C.
头身疼痛与否
D.
舌象的变化
E.
出汗量之多少
第 16 题    单选题
中医治病八法中不包括
A.
清法
B.
吐法
C.
下法
D.
和法
E.
热法
第 17 题    单选题
运用泻下通便的方药逐邪外出,适用于邪结肠道等里实证的治法是
A.
汗法
B.
吐法
C.
下法
D.
和法
E.
温法
第 18 题    单选题
八纲辨证指表里、寒热、虚实和
A.
浮沉
B.
盛衰
C.
阴阳
D.
正邪
E.
温凉
第 19 题    单选题
养生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适应自然规律
B.
重视精神调养
C.
房事有节
D.
注意形体锻炼
E.
早治防变
第 20 题    单选题
中药的五味指
A.
酸、苦、甘、辛、咸
B.
苦、甘、甜、涩、咸
C.
苦、麻、辣、涩、咸
D.
辣、苦、涩、甜、咸
E.
辣、苦、酸、辛、咸
第 21 题    单选题
为防止中草药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煎药用具禁忌使用
A.
砂锅
B.
铁锅
C.
搪瓷锅
D.
不锈钢锅
E.
玻璃烧杯
第 22 题    单选题
煎中药时,一般第一煎加水量应淹过药面
A.
2~3cm
B.
3~5cm
C.
5~6cm
D.
7~8cm
E.
8~10cm
第 23 题    单选题
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中医称为
A.
眩晕
B.
不寐
C.
痿证
D.
神昏
E.
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