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 - 二十七 箱子岩

题目总数:11
总分数:103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箱子岩》一文叙述的是( )
A.
军旅生活
B.
边地湘西生活
C.
都市生活
D.
市井生活
第 2 题    单选题
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
A.
《萧萧》
B.
《湘西》
C.
《边城》
D.
《长河》
第 3 题    单选题
沈从文是以什么样的独特视角和叙述主体来观照人生的 ( )
A.
都市人
B.
湘西人
C.
关东人
D.
岭南人
第 4 题    单选题
《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什么场面 ( )
A.
狮子舞
B.
社戏
C.
灯会
D.
赛龙舟
第 5 题    单选题
《箱子岩》一文中所描写的跛脚什长是一个什么形象 ( )
A.
兵痞
B.
平民
C.
打鱼人
D.
桨手
第 6 题    单选题
《箱子岩》是一篇( )
A.
记事散文
B.
抒情散文
C.
游记散文
D.
议论性随笔
第 7 题    单选题
《箱子岩》一文选自散文集( )
A.
《湘行散记》
B.
《湘西》
C.
《从文自传》
D.
《闲书》
第 8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只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崖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场面?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2)这段文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展开描写的?
(3)这段文字的描写与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何关系?
第 9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当时我心想:多古怪的一切!两千年前那个楚国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就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中国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皆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即如号称东亚大国的一片土地,也已经有过多少次被来自西北方沙漠中的蛮族,骑了膘壮的马匹,手持强弓硬弩,长枪大戟,到处践踏蹂躏!(辛亥革命前夕,在这苗蛮杂处的一个边镇上,向土民最后一次大规模施行杀戮的统治者,就是一个北方清朝的宗室!辛亥以后,老袁梦想做皇帝时,又有两师北老在这里和滇军作战了大半年。)然而这地方的一切,虽在历史中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逼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新朝代种种限制与支配。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看上来,竞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和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
(1)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第 10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1)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第 11 题    问答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二十年前澧州镇守使王正雅部队一个平常马夫,姓贺名龙,兵乱时,一菜刀切下了一个散兵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个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
(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以贺龙起家为结尾具有什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