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瘙痒、腹痛、心悸、胸闷、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等的中成药是( )。
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多属( )。
某女,54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疼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应选用的方剂是( )。
可与间羟胺、多巴胺等升压药联用以加强升压作用的是( )。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
“喜条达而恶抑郁”的是( )。
中西药联用可以降低西药用药剂量的药组是( )。
泼尼松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宜联用( )。
发生不良反应时可出现角弓反张的中成药是( )。
某女,30岁。症见五心烦热,颧红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医师处以麦冬、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其体现的治疗原则是( )。
情志所伤,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其紊乱。思则气结的临床表现是( )。
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是( )。
某女,23岁。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中医辨证是( )。
某男,60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关节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宜选用的治法是( )。
某男,50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完谷不化,腹部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医师处以四神丸加减: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处方中直接写补骨脂,需调配( )。
某女,47岁。经断前后,阵发性烘热汗出,腰膝酸软,烦躁易怒,情绪异常,头晕耳鸣,乳房胀痛,月经紊乱,或胸闷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医师处以一贯煎合逍遥散加减:北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煨姜。处方中有小毒的饮片是( )。
某男,6岁。近日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下列适宜该患儿服用的饮片是( )。
下列关于中药药物警戒与中药不良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尿沉渣管型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其临床意义是( )。
侧重于经络理论和针刺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汉代以前中医学理论、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的医学典籍是( )。
某女,45岁。近日因家中亲人突然发生变故导致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此患者病变变化是( )。
某女,30岁。因崩漏就医,医师辨证为瘀血所致,遂开具处方治疗,应遵循的治疗原则是( )。
某男,25岁。医师根据患者所述症状,中医辨证为汗证之邪热郁蒸证,其症状特点是( )。
某男,午后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有固定痛处和肿块,面色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脉涩。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某患者来院就诊,医师辨证为气不摄血证,其临床表现是( )。
某女,30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黏稠,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脘闷恶心,口腻多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中医辨证是( )。
某女,23岁。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医师辨证为气血两虚证,处以十全大补汤。为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宜选用的药引是( )。
下列关于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
处方中书写二蒺藜,调配应付( )。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规定的毒性中药,属于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对含这类饮片的处方有特殊的规定,调剂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下列关于生马钱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下列药物的配伍中,由于相互作用,能减轻或消除原有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是( )。
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明代张景岳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其体现的阴阳相互关系是( )。
老年人多见耳鸣耳聋,在窍为耳的五脏是( )。
某女,35岁。因家庭不睦,近来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中医辨证是( )。
某男,60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懒言,易汗出,头晕,失眠多梦,舌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宜采用的治法是( )。
药物有八性,即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八性源于五元,火元偏盛的药物性能则( )。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 )。
下列配伍属于十八反的药对是( )。
医师开具某处方,组成为山楂、神曲、茯苓、半夏、莱菔子、陈皮、连翘、麦芽。7剂水煎服。药师调剂处方时,每剂药的剂量误差应( )。
梅雨季节来临时,将饮片贮藏于冷藏库中,温度以2℃~10℃为宜,能防霉、防虫、防变色、走油,且不影响药材品质。适宜采用此法的饮片是( )。
某男,35岁。医师望舌形舌体胖嫩,色淡,其可能的病机是( )。
某男,21岁。医师望舌形舌质红绛而有裂纹,其可能的病机是( )。
泄泻之食滞肠胃证的临床特点是( )。
泄泻之肝气乘脾证的临床特点是( )。
某女,40岁。出血量多,日久而止,气短神疲,面色白,手足不温,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宜选用的方剂是( )。
某女,50岁。月经非时而下,经期延长,经血暗红,量少而淋沥不畅,咽干颧红,心烦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沉细无力。宜选用的方剂是( )。
某女,30岁。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舌质紫暗、尖边有瘀点,脉弦细。宜选用的方剂是( )。
宜先煎3小时以上的饮片是( )。
应单独煎2小时的饮片是( )。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慎用的中成药是( )。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用的中成药是( )。
长期摄入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是( )。
中毒后可导致溶血性贫血,酱油尿、黑便的中药是( )。
某男,50岁,来院就诊。医师辨证为寒凝气滞证,其面色为( )。
某女,26岁,来院就诊。医师辨证为脾失健运证,其面色为( )。
某男,39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委顿,伴潮热,腹痛硬满拒按,大便秘结,谵语,舌红赤,苔黄燥裂,脉沉实有力。辨证当属( )。
某女,46岁。脘腹胀满,疼痛,纳差,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当属( )。
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的联用药物是( )。
可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联用药物是( )。
某男,28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医师辨证开具处方:白术、木香、砂仁、豆蔻、广藿香、陈皮、厚朴、香附、茯苓、枳实、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方中厚朴需调配的品种是( )。
某男,28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医师辨证开具处方:白术、木香、砂仁、豆蔻、广藿香、陈皮、厚朴、香附、茯苓、枳实、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方中白术需调配的品种是( )。
与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大活络丸联用,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的成药是( )。
与具有利胆功效的胆宁片联用,属于“十九畏”配伍禁忌的成药是( )。
某女,1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某药物100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约10分钟,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血压80/50mmHg,立即停药进行治疗。该药物是( )。
某男,52岁。因“类风湿关节炎”,口服某药物3次/日,每次2片,用药35天后,患者出现小便色黄,皮肤瘙痒,全身皮肤进行性黄染,遂入院治疗。该药物是( )。
某女,48岁。因风湿发作自行服用风湿骨痛胶囊和祛风止痛片,出现中毒表现:口舌、四肢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小便失禁。因其中含有的中药是( )。
某男,44岁。因失眠自行服用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丸,出现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口腔黏膜充血。因其中含有的中药是( )。
心与肝的关系体现在( )。
心与脾的关系体现在( )。
以症状表现是起病急、病程短、发热恶寒为辨证要点的八纲辨证是( )。
以症状表现是有余、亢盛为辨证要点的八纲辨证是( )。
某女,36岁。眩晕耳鸣,月经量少、色淡,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舌淡苔白,脉弦细。中医辨证属( )。
某女,56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中医辨证属( )。
属品质类与药名有关的术语是( )。
属采时、新陈类与药名有关的术语是( )。
影响磺胺的排泄,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的含鞣质的中药是( )。
含钾高的中药与依拉普利合用,有引起高血钾风险的中药是( )。
瘀血证最可能出现的面色变化是( )。
水饮内停,最可能出现的面色变化是( )。
脾失健运,最可能出现的面色变化是( )。
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见于( )。
腰膝酸软,尿后余沥,见于( )。
内服跌打丸可用的药引是( )。
内服藿香正气水可用的药引是( )。
怒则( )。
悲则( )。
恐则( )。
处方中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的是( )。
处方中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章的是( )。
处方中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信息、门诊或住院信息的是( )。
某男,65岁。排尿不畅3年、加重1个月,小便点滴而出,腰酸无力,头晕耳鸣,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应诊为( )。
某男,65岁。排尿不畅3年、加重1个月,小便点滴而出,腰酸无力,头晕耳鸣,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为( )。
某男,65岁。排尿不畅3年、加重1个月,小便点滴而出,腰酸无力,头晕耳鸣,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剂应选用( )。
某女,34岁。有慢性胃溃疡,近日因咽喉肿痛就诊,症见咽喉疼痛红肿,吞咽困难,伴发热,口渴喜饮,头痛剧烈,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自述家中有新癀片,医师告知患者应禁用。
患者不能使用新癀片是因为其含有的西药成分是( )。
某女,34岁。有慢性胃溃疡,近日因咽喉肿痛就诊,症见咽喉疼痛红肿,吞咽困难,伴发热,口渴喜饮,头痛剧烈,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自述家中有新癀片,医师告知患者应禁用。
与该西药成分联用会影响排泄,降低药效的药物是( )。
某女,56岁。因畏寒、肢冷,双手指关节疼痛就诊,医师诊断为风寒湿痹阻证,开具处方如下:炮附片6g(先煎),桂枝6g,炒白芍15g,威灵仙10g,络石藤10g,细辛15g,干姜6g,炙甘草3g。
该患者服用7剂后,出现头痛、呕吐、烦躁、出汗、口渴、烦躁不安、面赤、呼吸急促、脉数等症状,处方中最可能引起该不良反应的中药是( )。
某女,56岁。因畏寒、肢冷,双手指关节疼痛就诊,医师诊断为风寒湿痹阻证,开具处方如下:炮附片6g(先煎),桂枝6g,炒白芍15g,威灵仙10g,络石藤10g,细辛15g,干姜6g,炙甘草3g。
该中药中引起肝损伤的主要化学物质属于( )。
某男,60岁。慢性肾炎病史多年,刻下症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中医辨证是( )。
某男,60岁。慢性肾炎病史多年,刻下症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宜采用的治法是( )。
某男,60岁。慢性肾炎病史多年,刻下症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宜选用的方剂是( )。
某男,60岁。慢性肾炎病史多年,刻下症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某女,35岁。长期在海边从事水产工作,近日因腰痛就诊,现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疼痛不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该患者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其临床意义是( )。
某女,35岁。长期在海边从事水产工作,近日因腰痛就诊,现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疼痛不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方剂宜选用( )。
某女,58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苔薄,脉弦。
四诊合参,中医辨证是( )。
某女,58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苔薄,脉弦。
宜采用的治法是( )。
某女,58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苔薄,脉弦。
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某男,67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中医辨证是( )。
某男,67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宜采用的治法是( )。
某男,67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宜选用的方剂是( )。
某男,67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宣选用的中成药是( )。
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中毒表现有( )。
某女,43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医师处方归脾汤,该方中饮片选择正确的是( )。
与苯巴比妥联用,治疗癫痫有协同增效作用的中成药有( )。
某男,56岁。心胸刺痛,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细。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的中药有( )。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疗专业人员或患者不恰当地使用合格中药而造成患者损伤的、可预防的事件称为中药用药错误。其发生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
含氰苷的中药有( )。
可导致肝损伤的中药有( )。
用药宜饭后服的疾病有( )。
某女,34岁。经行量少,经色淡暗,伴面容憔悴,头晕耳鸣,腰骶酸软,小腹凉,夜尿多,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宜选用的治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