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将既有车行道下d1200mm的合流管作为雨水管,西侧非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条d1200mm 的雨水管,两侧非机动车道下各新建一条 d400mm的污水管,并新建接户支管及接户井,将周边原接入既有合流管的污水就近接入,实现雨污分流。杆线入地工程将既有架空电力线缆及通信电缆进行杆线入地,敷设在地下相应的管位。
工程进行中发生了以下一系列事件:
事件一:道路开挖时在桩号K1+350路面下,深0.5m处发现一处横穿道路的燃气管道,项目部施工时对燃气管采取了保护措施。
事件二:将用户支管接入到新建接户井时,项目部安排的作业人员缺少施工经验,打开既有污水井的井盖稍作散味处理就下井作业,致使下井的一名工人在井内当场昏倒,被救上时已无呼吸。
事件三:桩号K0+500~ K0+950东侧为路堑,由于坡上部分房屋拆迁难度大,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边坡垂直支护,以减少征地拆迁。
问题:
1.写出市政工程改扩建时设计单位一般都会将电力线缆、通信电缆敷设的安全位置,明确西侧雨水管线,污水管线施工须遵循的原则。
2.写出事件一中燃气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写出开挖及回填碾压时对燃气管道采取的保护措施
3.写出事件二中下井作业前须办理的相关手续及其采取的安全措施
4.事件三中重力式挡墙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项目部编制的沉井施工方案如下:
(1)测量定位后,在刃脚部位铺设砂垫层,铺垫木后进行刃脚部位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
(2)刃脚部位施工完成后, 每节沉井按照满堂支架→钢筋制作→A→B→C→内外支架加固→浇筑混凝土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
(3) 每节沉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挖土下沉。沉井分次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干封底作业。
问题;
1、沉井分几次制作(含刃脚部分)?写出施工方案(2)中A、B、C代表的工序名称。
2、写出沉井混凝土浇筑原则及应该重点振捣的部位
3、施工方案(3)中,封底前对刃脚部位如何处理?底板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什么条件方可封堵泄水井?
4、写出支架搭设需配备的工程机械名称;支架搭设人员应具备什么条件方可作业?
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编制了相应的施工方案:
1、道路改造部分:对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充分调查后,作出以下结论:①对有破损、脱空的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部挖除,重新浇筑;②新建污水管线采用开挖埋管。/2、不开槽污水管施工部分:设一座工作井,工作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将一期预留的接收井打开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没能通过被退回,要求进行修改后再上报,项目部认真研究后发现以下问题:
(1)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脱空部位不应全部挖除,应先进行维修。
(2)施工方案中缺少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层加铺沥青混凝土具体做法。
(3)施工方案中缺少工作井位置选址及专项方案。
问题
1. 对已确定的破损、脱空部位进行基底处理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方法?
2.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时,采用何种手段查明路基的相关情况?
3. 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层加铺沥青混凝土前,哪些构筑物的高程需做调整?
4.工作井位置应按什么要求选定?
受拆迁滞后影响,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延迟约1个月,为保障项目按时投入使用,项目部提出在后浇带部位采用新的工艺以缩短工期,该工艺获得了业主、监理和设计方批准并取得设计变更文件。
底板倒角壁板施工缝止水钢板安装质量是影响构筑物防渗性能的关键,项目部施工员要求施工班组按图纸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时发现止水钢板安装如图4所示。
混凝土浇筑正处于夏季高温,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部提前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沟通,对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进行了优化调整。项目部针对高温时现场混凝土浇筑也制定了相应措施。
在项目部编制的降水施工方案中,将降水抽排的地下水回收利用,做了如下安排:一是用于现场扬尘控制,进行路面洒水降尘:二是用于场内绿化浇灌和卫生间冲洗。另有富余水量做了溢流措施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问题;
1.写出能够保证工期保证质量的后浇带部位工艺名称和混凝土强度。
2.指出图4中的错误之处;写出可与止水钢板组合应用的提高施工缝防水质量的止水措施。
3.写出高温时混凝土浇筑应采取的措施。
4.该项目降水后基坑外是否需要回灌?说明理由。
5.补充项目部降水回收利用的用途。
6.完善降水排放的手续和措施。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如下内容:
(1)上部结构采用搭设满堂式钢支架施工方案。
(2)将上部结构箱梁划分成①、②、③、④、⑤等五种类型节段,⑤节段为合龙段,长度2m;确定了施工顺序。上部结构箱梁节段划分如图5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项目部派专人联系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占用审批许可。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受主河道水深的影响及通航需求,项目部取消了原施工组织设计中上部结构箱梁②、④、⑤节段的满堂式钢支架施工方案,重新变更了施工方案,并重新组织召开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
事件三:施工期间,河道通航不中断。箱梁施工时,为防止高空作业对桥下通航的影响,项目部按照施工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在高空作业平台上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
事件四:合龙段施工前,项目部在箱梁④节段的悬臂端预加压重,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
问题
1. 指出事件一中“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哪些?
2.事件二中,写出施工方案变更后的上部结构箱梁的施工顺序。(用图中的编号“①~⑤”及“→”表示)
3. 事件二中,指出施工方案变更后上部结构箱梁适宜的施工方法。
4.上部结构施工时,哪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5. 事件三中,分别指出箱梁施工时高空作业平台及作业人员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6.指出事件四中预加压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