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板受力及配筋,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建筑工程中常用水泥性能与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基坑验槽应由( )组织。
关于钢筋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钢筋连接方式中,正确的是( )。
关于吊顶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测量仪器中,同时测出高差和平距的是( )。
下列混凝土桩基础施工,正确的是( )。
某跨度6m、设计强度为C30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其同条件养护试件(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如下表,可拆除该楼板底模的最早时间是( )。
关于砌筑砂浆的说法,错误的是( )。
以下不属于混凝土中非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是( )。
钢结构连接施工中,关于高强螺栓连接,说法正确的是( )。
施工现场所有的开关箱必须安装( )装置。
施工现场进行二级动火作业前,应由( )审核批准。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与所在地县级以上( )签署污水排放许可协议、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由( )组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氨的浓度检测,采用自然通风,检测应在( )进行。
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项目的专项验收要求应由( )组织专家论证。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 )。
关于砌体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 )等指标。
关于土方开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下列施工措施中,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是( )。
下列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方案中,必须进行专家论证的有( )。
验槽时应重点观察的部位有( )。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规定中,说法正确的有( )。
下列费用中,属于间接成本的有( )。
关于屋面防水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幕墙工程必须进行的安全与功能检测项目有( )。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结构形式与建设规模一致的三栋单体建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采用某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二: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径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建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期达到21d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塔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为1.5m,填充墙砌筑7d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事件三:施工单位拟对三栋单体建筑的某分项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参数如表:
其中:施工顺序Ⅰ→Ⅱ→Ⅲ;施工过程Ⅰ与施工过程Ⅱ之间存在工艺间隔时间1周。
事件四: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价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签证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报告。
事件一中,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有什么不妥?说明理由。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结构形式与建设规模一致的三栋单体建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采用某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二: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径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建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期达到21d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塔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为1.5m,填充墙砌筑7d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事件三:施工单位拟对三栋单体建筑的某分项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参数如表:
其中:施工顺序Ⅰ→Ⅱ→Ⅲ;施工过程Ⅰ与施工过程Ⅱ之间存在工艺间隔时间1周。
事件四: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价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签证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报告。
事件二中,针对背景资料中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结构形式与建设规模一致的三栋单体建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采用某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二: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径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建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期达到21d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塔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为1.5m,填充墙砌筑7d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事件三:施工单位拟对三栋单体建筑的某分项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参数如表:
其中:施工顺序Ⅰ→Ⅱ→Ⅲ;施工过程Ⅰ与施工过程Ⅱ之间存在工艺间隔时间1周。
事件四: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价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签证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报告。
事件三中,最适宜采用何种流水施工组织形式?绘制事件三中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并计算其流水施工工期。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结构形式与建设规模一致的三栋单体建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采用某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二: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径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建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期达到21d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塔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为1.5m,填充墙砌筑7d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事件三:施工单位拟对三栋单体建筑的某分项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参数如表:
其中:施工顺序Ⅰ→Ⅱ→Ⅲ;施工过程Ⅰ与施工过程Ⅱ之间存在工艺间隔时间1周。
事件四: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价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签证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报告。
事件四中,甲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简述承包人合同管理应遵循的程序。
某高校新建校区。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办公楼一楼大厅支模高度为10m,施工单位编制了模架施工专项方案并经审批后,及时进行专项方案专家论证。论证会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在行业协会专家库中抽出5名专家,其中1名专家是该工程设计单位的总工程师,建设单位没有参加论证会。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后,提出一些口头修改建议。
事件二:项目部对双排脚手架在基础完成后、架体搭设前,搭设到设计高度后,每次大风、大雨后等情况下均进行了阶段检查和验收,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
事件三: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已经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工程开工前,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上级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批后,应在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主要分包单位进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某高校新建校区。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办公楼一楼大厅支模高度为10m,施工单位编制了模架施工专项方案并经审批后,及时进行专项方案专家论证。论证会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在行业协会专家库中抽出5名专家,其中1名专家是该工程设计单位的总工程师,建设单位没有参加论证会。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后,提出一些口头修改建议。
事件二:项目部对双排脚手架在基础完成后、架体搭设前,搭设到设计高度后,每次大风、大雨后等情况下均进行了阶段检查和验收,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
事件三: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已经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工程开工前,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上级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批后,应在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主要分包单位进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脚手架还有哪些情况下也要进行阶段检查和验收?
某高校新建校区。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办公楼一楼大厅支模高度为10m,施工单位编制了模架施工专项方案并经审批后,及时进行专项方案专家论证。论证会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在行业协会专家库中抽出5名专家,其中1名专家是该工程设计单位的总工程师,建设单位没有参加论证会。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后,提出一些口头修改建议。
事件二:项目部对双排脚手架在基础完成后、架体搭设前,搭设到设计高度后,每次大风、大雨后等情况下均进行了阶段检查和验收,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
事件三: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已经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工程开工前,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上级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批后,应在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主要分包单位进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事件三中,指出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做法。
某高校新建校区。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办公楼一楼大厅支模高度为10m,施工单位编制了模架施工专项方案并经审批后,及时进行专项方案专家论证。论证会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在行业协会专家库中抽出5名专家,其中1名专家是该工程设计单位的总工程师,建设单位没有参加论证会。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后,提出一些口头修改建议。
事件二:项目部对双排脚手架在基础完成后、架体搭设前,搭设到设计高度后,每次大风、大雨后等情况下均进行了阶段检查和验收,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
事件三: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已经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四:工程开工前,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上级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批后,应在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主要分包单位进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分别指出事件四种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交底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正确做法。群体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组织设计?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了“五牌”、“一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使用。
事件二:挖土过程中,发现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事件三:连续几天的大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材料库房垮塌,造成2人当场死亡,8人重伤。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5小时候向相关部门递交了1人死亡的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第7天、第14天、第33天、分别有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人康复出院。
施工单位提交的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无伤亡;
(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事故报告单位。
事件四: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焊接性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次梁、楼板交接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指出事件一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该工程需考虑哪些类型的临时用水?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了“五牌”、“一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使用。
事件二:挖土过程中,发现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事件三:连续几天的大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材料库房垮塌,造成2人当场死亡,8人重伤。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5小时候向相关部门递交了1人死亡的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第7天、第14天、第33天、分别有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人康复出院。
施工单位提交的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无伤亡;
(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事故报告单位。
事件四: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焊接性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次梁、楼板交接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针对该事件中的渗漏水现象,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对于基坑工程,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了“五牌”、“一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使用。
事件二:挖土过程中,发现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事件三:连续几天的大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材料库房垮塌,造成2人当场死亡,8人重伤。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5小时候向相关部门递交了1人死亡的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第7天、第14天、第33天、分别有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人康复出院。
施工单位提交的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无伤亡;
(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事故报告单位。
事件四: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焊接性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次梁、楼板交接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的做法是否正确?应该补报死亡人数几人?事故报告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了“五牌”、“一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使用。
事件二:挖土过程中,发现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事件三:连续几天的大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材料库房垮塌,造成2人当场死亡,8人重伤。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5小时候向相关部门递交了1人死亡的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第7天、第14天、第33天、分别有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人康复出院。
施工单位提交的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无伤亡;
(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事故报告单位。
事件四: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焊接性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次梁、楼板交接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事件三中,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哪些钢筋原材检测项目?并写出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及钢筋调直后,应检查的力学性能。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一大型商场,地下2层,地上9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71500m2。经过攻来招标,某施工单位中标。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中约定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5%,并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款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时起扣,主要材料所占比重按60%计。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中标造价费用组成为:A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中标造价进行分析,费用情况如下:分部分项工程费4800万元,措施项目费576万元,暂列金额222万元,风险费260万元,规费64万元,税金218万元。
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进行了项目施工承包核算等工作。
事件二:土方由挖掘机分层开挖至槽底设计标高,验槽时发现基地局部有0.5~1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地基处理,将软土挖出,回填石屑。
事件三:因钢筋价格上涨较大,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关于钢筋价格调整的补充协议》,协议价款为70万元。
事件四:在前期评标过程中,评标小组发现乙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个别工程量清单项目未填写单价和总价;丙施工单位个别工程量清单项目单价和总价不一致;经评标小组合议,确定乙投标文件按废标处理,丙投标文件个别清单不一致的以合价为准。
中标造价为多少?分别列示计算本工程项目预付款和预付款的起扣点是多少万元。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一大型商场,地下2层,地上9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71500m2。经过攻来招标,某施工单位中标。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中约定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5%,并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款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时起扣,主要材料所占比重按60%计。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中标造价费用组成为:A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中标造价进行分析,费用情况如下:分部分项工程费4800万元,措施项目费576万元,暂列金额222万元,风险费260万元,规费64万元,税金218万元。
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进行了项目施工承包核算等工作。
事件二:土方由挖掘机分层开挖至槽底设计标高,验槽时发现基地局部有0.5~1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地基处理,将软土挖出,回填石屑。
事件三:因钢筋价格上涨较大,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关于钢筋价格调整的补充协议》,协议价款为70万元。
事件四:在前期评标过程中,评标小组发现乙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个别工程量清单项目未填写单价和总价;丙施工单位个别工程量清单项目单价和总价不一致;经评标小组合议,确定乙投标文件按废标处理,丙投标文件个别清单不一致的以合价为准。
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做法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由哪些部分组成?附件包括哪些?并说明事件一中《关于钢筋价格调整的补充协议》归属于合同的哪个部分?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一大型商场,地下2层,地上9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71500m2。经过攻来招标,某施工单位中标。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中约定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5%,并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款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时起扣,主要材料所占比重按60%计。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中标造价费用组成为:A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中标造价进行分析,费用情况如下:分部分项工程费4800万元,措施项目费576万元,暂列金额222万元,风险费260万元,规费64万元,税金218万元。
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进行了项目施工承包核算等工作。
事件二:土方由挖掘机分层开挖至槽底设计标高,验槽时发现基地局部有0.5~1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地基处理,将软土挖出,回填石屑。
事件三:因钢筋价格上涨较大,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关于钢筋价格调整的补充协议》,协议价款为70万元。
事件四:在前期评标过程中,评标小组发现乙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个别工程量清单项目未填写单价和总价;丙施工单位个别工程量清单项目单价和总价不一致;经评标小组合议,确定乙投标文件按废标处理,丙投标文件个别清单不一致的以合价为准。
评标小组的做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