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2019初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五)

题目总数:34
总分数:12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下列与“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属于同一维度教学目标的是(  )。
A.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B.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C.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D.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第 2 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是(  )。
A.
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D.
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第 3 题    单选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  )。
A.
传授学生知识
B.
发展学生能力
C.
培养学生个性
D.
养成学生品德
第 4 题    单选题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商品房需求曲线出现图中变化的因素可能是(  )。

①房贷首付比例提高
②实施购房契税减免政策
③商品房价格降低
④实行购房补贴政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第 5 题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银行利率提高,股市会做出股票价格下降的反应。对于产生这一反应的合理解释是(  )。
①银行业利润高于其他行业
②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
③投资者预期企业利润下降
④股民的投资收益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第 6 题    单选题
浙江一家大型企业建设新生产厂区,原计划要招收1700名工人,引进机器人生产线后整个新厂区只招录了30名工人就解决了全部生产问题。机器人生产线一天至少干20个小时,一年360天运转,这是人工无法做到的。由此可见(  )。
①科技创新能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②先进的技术装备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
③“机器人”能促使传统制造提质、增效
④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企业成功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7 题    单选题
面对共享单车管理难题,某公司实行了信用积分制度。每位新用户都有100分原始信用分,使用车辆一次加1分;违停一次扣除20分,低于80分者将提高用车单价;用户想恢复原价就要通过举报他人违停积攒信用分。对这一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分析合理的是(  )。
①信用积分低会增加消费者用车成本,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车辆
②有利于鼓励消费者使用车辆以增加信用积分,降低使用价格
③通过举报他人积攒信用积分,有利于规范消费者用车行为
④有利于通过市场手段配置车辆使用,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8 题    单选题
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海外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而其中一大部分投向欧洲。中国的海外投资结构在发生变化,从原来在非洲发展中国家中寻找自然资源转移到获取发达国家的品牌和技术。“中国设计、欧洲制造”成为新的合作模式。这说明我国(  )。
①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②形成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③正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9 题    单选题
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加大全球追缉力度。
这体现了(  )。
①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维护法治权威,坚决捍卫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义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 10 题    单选题
某市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结对子,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务实。下列古语能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是(  )。
A.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B.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D.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第 11 题    单选题
在某市2019年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中,属于政府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的是(  )。
①对备区的出行路、断头路等道路开展路灯和路基的改造工作
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提供多个学科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
③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使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
④实现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畜禽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可追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12 题    单选题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先后三次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下列列、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13 题    单选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14 题    单选题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春节、中秋等传统假日期间互发“微信红包”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传统节日习俗散发出浓郁的现代气息。这表明(  )。
A.
群众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C.
信息技术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
科技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第 15 题    单选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
A.
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B.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C.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 16 题    单选题
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④优秀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17 题    单选题
人类要提高核能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做到趋利避害,最基本的要求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在实践中利用和改造规律
D.
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第 18 题    单选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与这些说法相对应的哲学观点依次是(  )。
A.
矛盾观,物质观
B.
全面观,实践观
C.
矛盾观,发展观
D.
运动观,发展观
第 19 题    单选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单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文字记录民生,让镜头聚焦民情,让电波传递民意,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基层和群众的优秀作品。这项活动充分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 20 题    单选题
下图漫画中官员的做法主要错在(  )。


A.
没有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B.
没有注意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C.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D.
没有认识到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价值
第 21 题    单选题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与古人观天识像不同,现代气象观测可依赖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提供更精细的预报结论。由此可见(  )。
①“观云识天”的规律产生于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
②“观云识天”是对“云”和“天”之间联系的把握
③“观云识天”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技手段的进步
④“观云识天”手段的进步体现了认识的直接现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 22 题    单选题
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
①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②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③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④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23 题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强,“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犯罪分子纷纷落马。这表明(  )。
A.
法律重点惩处腐败行为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D.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第 24 题    单选题
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厚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今天大力提倡“厚德”,是因为(  )。
A.
道德具有强制性
B.
道德形式具有客观性
C.
道德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D.
道德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第 25 题    单选题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5月21日,淮安市人民检察院对居民曾某在微信群发言侮辱消防烈士谢勇的违法行为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曾某的行为侵犯了消防烈士谢勇的(  )。
A.
荣誉权
B.
名誉权
C.
个人隐私
D.
生命健康权
第 26 题    单选题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连克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等劲旅,最终取得金牌,用汗水和泪水让“女排精神”熠熠生辉。女排姑娘们身上集中体现了(  )。
A.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
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第 27 题    单选题
“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学会做人,道德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  )。
A.
道德是我们行事的出发点
B.
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C.
道德有助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
D.
道德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 28 题    单选题
甲3岁时父母离婚,甲随母亲乙一起生活,乙后改嫁丙,丙自愿抚养甲;对此,甲的生父丁和母亲乙都同意。此时,甲的监护人是(  )。
①甲的祖父母
②乙
③丙
④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 29 题    单选题
张某所立的下列遗嘱中,(  )是有效的。
A.
张某临终前对两个子女口述的遗嘱
B.
张某死前两个月亲笔写下的一份遗嘱
C.
张某秘密委托邻居贾某代书的一份遗嘱
D.
张某独自用录音机录下的口头遗嘱
第 30 题    问答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同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并建立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问题:(l)坚持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2)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宪法观念?
第 31 题    问答题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教师能动地去寻找、认识和利用。
问题:教师该如何有效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 32 题    问答题
材料:以下是某教师在讲授《坚持对外开放》一课时的课堂实录片段。

问题:请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理论知识,针对该教师在课堂组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
优化律议。

第 33 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根据流程图,指出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要经历哪几个环节。
(2)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什么要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
第 34 题    问答题
根据以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1)丰富多彩的文化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同时,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2)和谐的文化乐章
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3)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面对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一种是沟通。前者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后者既尊重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要求:基于上述内容,清你设计本课的教学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