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课程
题库
公开课
资讯
登录
首页
试卷
第一章 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题目总数:26
总分数:26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的(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继承性
D.
生产性
第 2 题
单选题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
生产劳动
B.
模仿
C.
语言
D.
动物本能
第 3 题
单选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
传递文化知识
B.
发展生产力
C.
发展教育制度
D.
培养人
第 4 题
单选题
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
信息革命后
第 5 题
单选题
1970年写成并出版《终身教育引论》而成为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的是( )。
A.
保罗•朗格朗
B.
R•H•戴维
C.
穆克•德洛尔
D.
埃德加•富尔
第 6 题
单选题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它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
延续性
B.
模仿性
C.
社会性
D.
永恒性
第 7 题
单选题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第 8 题
单选题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
发展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
教育性功能
D.
社会性功能
第 9 题
单选题
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第 10 题
单选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第 11 题
单选题
狭义的教育是指()。
A.
家庭教育
B.
职业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学校教育
第 12 题
单选题
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A.
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B.
培养人
C.
具有历史性
D.
起源于劳动
第 13 题
单选题
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教育政策
D.
教育影响
第 14 题
单选题
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属于教育基本要素的()。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中介
D.
教育媒体
第 15 题
单选题
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A.
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D.
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第 16 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教育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划分的
B.
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成显性功能的
C.
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
D.
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
第 17 题
单选题
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该观点属于()。
A.
生物起源论
B.
心理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
交往起源论
第 18 题
单选题
“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是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这种观点属于()。
A.
心理起源论
B.
神话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
生物起源论
第 19 题
单选题
“动物尤其是略微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其效果见诸于个体的发展过程。”这句话是说教育的产生与()相关。
A.
心理起源论
B.
劳动起源论
C.
生物起源论
D.
混合起源论
第 20 题
单选题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A.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B.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D.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第 21 题
单选题
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夏朝
D.
殷商
第 22 题
单选题
教育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等特征的是()。
A.
古代学校教育
B.
原始教育
C.
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
D.
社会主义社会学校教育
第 23 题
问答题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在人类出现之前,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动物界。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性质而已。
查看答案
第 24 题
问答题
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查看答案
第 25 题
问答题
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只有正向的促进,没有负向的阻碍。
查看答案
第 26 题
问答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某课题调查专家小组的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案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