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6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题目总数:35
总分数:12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某思想品德课老师在课堂上呈现了学生生活中情绪波动的不同画面.引导学生在情绪极为冲动和低落时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等方法来合理调节情绪。该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①情境教学法②体验教学法
③讲授教学法④谈话教学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 2 题    单选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体验与践行。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
A.
思想性
B.
美育性
C.
实践性
D.
综合性
第 3 题    单选题
某教师在进行“理解老师”一课的教学时,布置学生分组采访各科老师。内容包括老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要求学生根据采访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出报告,在班级展示并进行讨论。该教师注重了()。
①学生的主体性,但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教师尊严的维护,但忽略了对学生尊重
③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④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4 题    单选题
当前,在“互联网+”的渗透下,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方兴未艾,生产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产出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促进制造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延伸。这表明“互联网+”()。
A.
否定和颠覆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
B.
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
是当前一切经济活动的新形态和发展业态
D.
已成为提升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新载体
第 5 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推理关系正确的是()。
①未富先老一全面放开二孩一劳动力供求平衡一增加劳动者工资
②人口老龄化一全面放开二孩一优化人口结构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朱富先老一全面放开二孩一整合教育资源一消化过剩产能
④人口老龄化一全面放开二孩一扩大消费需求一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6 题    单选题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为了()。
①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②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
③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④促进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第 7 题    单选题
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A.
甲在国有企业里的福利性收入
B.
乙在集体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和奖金等
C.
丙自己经营早餐店获得的收入
D.
丁在私营企业里多劳多得获得的收入
第 8 题    单选题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启动GEP核算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
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生产者转变经营观念,以生态保护为直接目的
③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都努力进人环保行业
④国家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9 题    单选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侧重需求管理的经济政策作用运渐下降。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意味着()。
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得到加强
②应鼓励企业创新,实现经济长期均衡发展
③应促进经济转型,实现更有效率的可持续发展
④应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提供更多的管理和服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10 题    单选题
某市整合应急指挥中心等机构,利用政务微信公众号“报料”平台,以有奖报料形式鼓励市民参与,实行24小时接听接发群众的咨询、投诉和举报等,市民整体满意率达到93.8%.该市在城市管理中()。
①运用市场机制,强化了市民的监督能力
②畅通表达渠道,扩大了市民的政治参与
③坚持利为民所谋,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
④注l重第三方评价.提高了行政管理绩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 11 题    单选题
国际社会与伊朗于2015年7月结束伊朗核问题谈判。中国在谈判关键时刻。弥合各方分歧,促成各方达成全面协议,释放出大国外交的正能量。这表明()。
①各国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
②伊朗失去了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权利
③中国为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④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第 12 题    单选题
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对我国的意义在于()。
①能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②有利于铭记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体现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④能够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 13 题    单选题
2015年6月28日.审计署公布了48个中央部门、单位201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审计监督属于()。
A.
人大的监督
B.
社会公众的监督
C.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D.
司法机关的监督
第 14 题    单选题
目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作为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分体现了()。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交流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 15 题    单选题
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粮票,这些老物件如今又唤起人们的记忆.引起人们的关注,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因为它是()。
①中国传统文亿的首要标志
②特定时代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16 题    单选题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问思。冗繁削去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这首《画竹诗》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
艺术创作是按创作者意图改造对象的观念活动
D.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第 17 题    单选题
没有物就没有影,事实和思想的关系就是物与影的关系。这种观点是()。
A.
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第 18 题    单选题
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可见光实时通信速率建蠢至50Gbps,相当于0.2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未来,该技术可实现有光照即可上网,可以形成万亿级年产值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①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②充分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说明意识的能动性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
④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并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19 题    单选题
有人认为,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B.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C.
逆境更有助于事物的成长
D.
要正确把握对立统一关系
第 20 题    单选题
从法制到法治,再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实现了两次重大飞跃。不断追求更高的建设目标。两次重大飞跃印证了()。
①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第 21 题    单选题
历史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
B.
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
意识有时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
D.
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 22 题    单选题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她及其团队根据国家需求克服困难。执著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④人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总是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23 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先贤,要求人们要进行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
第 24 题    单选题
有调查显示,“不愿降低身价”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许多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升华了理想,实现了人生价值。这给青年大学生的启示是()。
①要立足实际,恰当定位
②结合社会需要。实现成才目标
③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
④只有当村官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 25 题    单选题
法规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特征是指()。
A.
法的普遍性
B.
法的公平性
C.
法的程序性
D.
法的规范性
第 26 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A.
人身自由
B.
宗教信仰自由
C.
依法服兵役
D.
受教育
第 27 题    单选题
孙某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导致路人伤亡,在法庭上孙某辩解自己当时是因为醉酒无法控制自己行为,醉酒人犯罪()。
A.
不负刑事责任
B.
应负刑事责任
C.
应从轻处罚
D.
应减轻处罚
第 28 题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条款属于()。
A.
义务性规范
B.
授权性规范
C.
命令性规范
D.
禁止性规范
第 29 题    单选题
甲用小刀将同学乙刺伤,被公安机关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这一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
B.
人身
C.
精神产品
D.
行为结果
第 30 题    单选题
某班同学学习“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后,纷纷行动起来,其中不合法的是()
A.
甲说服叔叔拆除私设在鱼塘边的电网
B.
乙将扰民的舞厅门窗砸坏以示警告
C.
丙为学校草坪制作环保标志
D.
丁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第 31 题    问答题
材料:目前,家庭教育中的“虎妈狼爸”现象引发了部分家长的热捧,“虎妈狠爸”们认为: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他们认为家庭教育中础须有明确的家规和一定尺度的体罚,才能帮助孩子成功。
问题:请从伦理学角度简要分析上述教育观点的不合理之处。(12分)
第 32 题    问答题
材料:张老师在思想品德课日常教学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每节课都要简单记录授课感受和学生反应,一个阶段后还要进行阶段性总结。
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原理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简要评价、并谈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12分)
第 33 题    问答题
材料:下两是某教师的“公共利益的维护——每个人的责任”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第 34 题    问答题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一份思想品德作业和某学生的答案。
作业:近来,有关某市汽车即将限牌的谣言四起,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讹传讹,引起恐慌,少数汽车销售商在此次谣言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鼓舞市民买车,增加业绩,他们甚至打出“限牌降到,你还在等什么”的广告,在限牌传言中,许多家庭担心限牌后会影响自己购车、用车,匆忙跟风买车,很多家庭花了冤枉钱却没有买到心仪的车,很快,警方就给出了回应:限牌是谣言,广大市民切勿轻信,同时,王某因造谣惑众被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传播谣言的孙某、刘某也被依法处置。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这件事。
某学生的作业答案:
造谣和传谣是不诚信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我们应当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普通市民买车是自主选择和理智消费行为,汽车经销商打出“限牌将近,你还在等什么”的广告是自主促销行为,有利于提高销量。
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功能理论,对该学生的作业答案进行点评。(20分)
第 35 题    问答题
金钱的诱惑

王磊和宋昭是好朋友。有一天上课前,王磊对宋昭说,“今天的课没意思,干脆别上了,去看录像吧!”宋昭一口答应了。王磊看到录像申的“黑社会老大”有很多钱,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很羡慕,感慨地说:“我要有那么多钱就好了!”于是他建议两个人合伙向低年级的小同学“要”钱.得到的钱平分。从此,他们就在回家的路上拦截小同学,通过威胁和恐吓向他们要钱。不久,事情败露,他们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面对金钱的谤惑,王磊采取了什么行动?导致了什么结果?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看待金钱?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取。决不能沾染法律禁止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违法行为,更不能触犯刑法。

电子游戏的诱惑

小兆本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自从学会玩游戏机,没几天就被这玩艺儿迷住了。上学带小游戏机打,在家用电脑打。黑板上的字、课本上的练习,在他的眼睛里就像电子游戏里五颜六色的俄罗斯方块、跳棋子一样晃来晃去,赶也赶不走。后来,为了玩这些游戏他经常逃学,住在网吧。还向同学借钱买卡……

小兆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什幺结果呢?

在你周围是否有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同学?沉迷于电子游戏有哪些危害?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有一定的好处。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能放松身心,调剂生活。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时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沉迷于电子游戏,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

要求:

(1)请根据上述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

(2)请按“导人激趣——设疑启思——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巩固提高”的思路设计一个提高学生辨识诱惑能力的教学片段。(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