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课程
题库
公开课
资讯
登录
首页
试卷
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
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
题目总数:44
总分数:44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 )。
A.
25%
B.
50%
C.
75%
D.
100%
第 2 题
单选题
非现场监督是监管当局分析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其基础是( )。
A.
针对银行体系并表
B.
针对银行体系分表
C.
针对单个银行并表
D.
针对单个银行分表
第 3 题
单选题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通过保险合同建立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适用保险( )法律规范
A.
商事
B.
刑事
C.
民事
D.
行政
第 4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比例( )
A.
不应低于60%
B.
不应低于25%
C.
不应低于-10%
D.
不应低于0.6%
第 5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不良资产率是我国衡量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指标。它是指( )。
A.
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
B.
不良资产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之比
C.
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
D.
不良贷款与风险资产总额之比
第 6 题
单选题
我国目前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标准适用的是( )偿付能力原则。
A.
适度
B.
自主
C.
最低
D.
最高
第 7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不良资产率是指不良资产与( )的比率。
A.
贷款总额
B.
资本净额
C.
全部关联授信额
D.
资产总额
第 8 题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市场准入监管的是( )。
A.
审批资本充足率
B.
审批注册机构
C.
审批注册资本
D.
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第 9 题
单选题
贷款拨备率为( )。
A.
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B.
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C.
各项贷款余额与贷款损失准备之比
D.
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损失准备之比
第 10 题
单选题
流动性比例( )。
A.
不应低于60%
B.
不应低于25%
C.
不得低于-10%
D.
不应低于0.6%
第 11 题
单选题
清算是终结解散银行法律关系、消灭解散银行( )的程序。
A.
经营资格
B.
法人资格
C.
存款资格
D.
贷款资格
第 12 题
单选题
作为银行监管机构分析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非现场监管的资料收集的基础是单个银行的( )。
A.
具体事件
B.
问题反映
C.
单一报表
D.
合并报表
第 13 题
单选题
我国自2001年3月开始对证券的发行正式实行( )。
A.
核准制
B.
注册制
C.
审批制
D.
批复制
第 14 题
单选题
在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保险行政法律规范的是( )。
A.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
B.
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
C.
保险公司与保险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
D.
保险监管机构与保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 15 题
单选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中,关于流动性风险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25%
B.
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
C.
净稳定资金比例不低于25%
D.
流动性匹配率不低于25%
第 16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超过( )。
A.
5%
B.
8%
C.
10%
D.
15%
第 17 题
单选题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是( )。
A.
审批制
B.
注册制
C.
额度制
D.
核准制
第 18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我国银行机构的全部关联度,即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 )。
A.
5%
B.
10%
C.
15%
D.
50%
第 19 题
单选题
在银行业监管中,现场检查的基础是( )检查。
A.
风险性
B.
合规性
C.
有效性
D.
适宜性
第 20 题
单选题
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证券公司的股东应当用货币或者证券公司经营必需的非货币财产出资,证券公司股东的非货币财产出资总额不得超过证券公司注册资本的( )。
A.
20%
B.
30%
C.
50%
D.
70%
第 21 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 )。
A.
25%
B.
50%
C.
75%
D.
100%
第 22 题
单选题
非现场监督是监管当局分析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其基础是( )。
A.
针对银行体系并表
B.
针对银行体系分表
C.
针对单个银行并表
D.
针对单个银行分表
第 23 题
单选题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通过保险合同建立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适用保险( )法律规范
A.
商事
B.
刑事
C.
民事
D.
行政
第 24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比例( )
A.
不应低于60%
B.
不应低于25%
C.
不应低于-10%
D.
不应低于0.6%
第 25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不良资产率是我国衡量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指标。它是指( )。
A.
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
B.
不良资产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之比
C.
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
D.
不良贷款与风险资产总额之比
第 26 题
单选题
我国目前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标准适用的是( )偿付能力原则。
A.
适度
B.
自主
C.
最低
D.
最高
第 27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不良资产率是指不良资产与( )的比率。
A.
贷款总额
B.
资本净额
C.
全部关联授信额
D.
资产总额
第 28 题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市场准入监管的是( )。
A.
审批资本充足率
B.
审批注册机构
C.
审批注册资本
D.
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第 29 题
单选题
贷款拨备率为( )。
A.
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B.
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C.
各项贷款余额与贷款损失准备之比
D.
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损失准备之比
第 30 题
单选题
流动性比例( )。
A.
不应低于60%
B.
不应低于25%
C.
不得低于-10%
D.
不应低于0.6%
第 31 题
单选题
清算是终结解散银行法律关系、消灭解散银行( )的程序。
A.
经营资格
B.
法人资格
C.
存款资格
D.
贷款资格
第 32 题
单选题
作为银行监管机构分析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非现场监管的资料收集的基础是单个银行的( )。
A.
具体事件
B.
问题反映
C.
单一报表
D.
合并报表
第 33 题
单选题
我国自2001年3月开始对证券的发行正式实行( )。
A.
核准制
B.
注册制
C.
审批制
D.
批复制
第 34 题
单选题
在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保险行政法律规范的是( )。
A.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
B.
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
C.
保险公司与保险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
D.
保险监管机构与保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 35 题
单选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中,关于流动性风险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25%
B.
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
C.
净稳定资金比例不低于25%
D.
流动性匹配率不低于25%
第 36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超过( )。
A.
5%
B.
8%
C.
10%
D.
15%
第 37 题
单选题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是( )。
A.
审批制
B.
注册制
C.
额度制
D.
核准制
第 38 题
单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我国银行机构的全部关联度,即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 )。
A.
5%
B.
10%
C.
15%
D.
50%
第 39 题
单选题
在银行业监管中,现场检查的基础是( )检查。
A.
风险性
B.
合规性
C.
有效性
D.
适宜性
第 40 题
单选题
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证券公司的股东应当用货币或者证券公司经营必需的非货币财产出资,证券公司股东的非货币财产出资总额不得超过证券公司注册资本的( )。
A.
20%
B.
30%
C.
50%
D.
70%
第 41 题
多选题
2022年年初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相关文件中,关于流动性的指标有( )。
A.
核心负债比例
B.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C.
流动性缺口率
D.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E.
流动性比例
确定
第 42 题
多选题
在银行业的市场运营监管中,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监管的主要内容有( )。
A.
监测银行对关系人的贷款变化
B.
监测银行的流动性是否保持在适度水平
C.
监测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
D.
监测银行的资产变化情况
E.
监测银行坏账和贷款准备金的变化
确定
第 43 题
多选题
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设置( )指标考核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率。
A.
贷款拨备率
B.
不良贷款率
C.
流动比率
D.
拨备覆盖率
E.
速动比率
确定
第 44 题
多选题
下列法律法规中.属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中第一层次依据的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证券法》
C.
《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E.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