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课程 -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题目总数:33
总分数:33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
促进公平
B.
育人为本
C.
改革创新
D.
提高质量
第 2 题    单选题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
A.
现代化
B.
综合化
C.
系统化
D.
理论化
第 3 题    单选题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  )。
A.
以学生为本
B.
以学校为本
C.
以知识为本
D.
以成绩为本
第 4 题    单选题
(  )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A.
课程实施
B.
课程结构
C.
课程管理
D.
课程计划
第 5 题    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  )的工作方针。
A.
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B.
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C.
全员参与
D.
个别地区实行
第 6 题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发展特征要求的是(  )。
A.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B.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C.
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D.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第 7 题    单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  )。
A.
选修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必修课程
第 8 题    单选题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
分科课程
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
综合课程
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第 9 题    单选题
(  )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前提。
A.
转变教学内容
B.
转变教学方法
C.
转变教学观念
D.
转变教学形式
第 10 题    单选题
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A.
6
B.
7
C.
D.
9
第 11 题    单选题
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的新学习方式是()。
A.
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
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D.
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第 12 题    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改革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这也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旧有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A.
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
统一性、综合性和强制性
C.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D.
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第 13 题    单选题
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属于()。
A.
综合课程
B.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活动课程
第 14 题    单选题
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属于()。
A.
活动课程
B.
拓展性学科课程
C.
辅助性综合课程
D.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 15 题    单选题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
掌握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第 16 题    单选题
新课程主张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作是()。
A.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B.
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D.
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第 17 题    单选题
在新课改中提出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A.
甄别适合培养的学生 
B.
选拔适合教的学生
C.
促进学生成绩提高
D.
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第 18 题    问答题
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说明“知识与能力”不是很重要。
第 19 题    问答题
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第 20 题    问答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的内容。
第 21 题    问答题
简述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学生观。
第 22 题    问答题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第 23 题    问答题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第 24 题    问答题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 25 题    问答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简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第 26 题    问答题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第 27 题    问答题
简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六个基本目标。
第 28 题    问答题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第 29 题    问答题
一位教师在公开课时教具没有粘稳,学生上讲台,擦着了学生的肩膀,学生和老师都吓了一跳。当时这位老师镇定自若,仿佛无事一般,后将教具用力粘稳后继续上课,也没有管同学是否受伤。这堂课精彩完成,好评如潮。
从新课程目标的角度分析该材料。
第 30 题    问答题
长沙实验初中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进行点评和表扬。
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谢老师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第 31 题    问答题
材料: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但实际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问题:
请用教育理论的有关知识逐条分析此材料。
第 32 题    问答题
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益,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四个一”现象:“一讲到底”——满堂灌,讲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一练到底”——满堂练,备课找习题,上课做习题,课后对答案;“一看到底”——满堂看(课本),几乎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一P(PowerPoint)到底”——满堂放(课件、录像),用播放代替讲授、问答和讨论等。
问题:
(1)“四个一”现象各自有何弊端?
(2)如何纠正“四个一”现象?
第 33 题    问答题
材料:
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开设了跑步、跳跃、爬行、游泳、飞行五门课程,并规定学生要全部掌握,第一批学生有鸭子、兔子、松鼠、鹰和泥鳅。
鸭子游泳一向突出,飞行勉强及格,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留在学校练习跑步,但期末考试成绩仍然没有及格,他的游泳由于长期不练习,期末只获得了中等成绩。
兔子是班里跑得最快的,但由于游泳作业太多,他不得不整天泡在水里,泡得精神都快要崩溃了。松鼠原本是较出色的,但对于飞行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老师只许他从地面起飞,不许他从树顶起飞。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花了很多时间发明一种跳跃游戏,结果期末考试爬行刚好及格,跑步甚至不及格。鹰由于受到老师的严格管制,在爬行考试中,虽然他第一个到达树顶,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时,普普通通的泥鳅,由于游泳成绩马马虎虎,跑步、跳跃、爬行成绩一般般,也能飞一点点,因此他的总成绩是班里最高的。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生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许多鼠类动物子弟没有到“动物学校”学习,因为学校拒绝增开挖掘课,为子女着想,鼠类动物联合创办了另外一所学校……
问题:
请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出“动物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违背的教育教学规律,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