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课程 - 第一节 课程概述

题目总数:38
总分数:38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
洛克
B.
斯宾塞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第 2 题    单选题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
教师
B.
学生
C.
班级
D.
课程
第 3 题    单选题
我国中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A.
课程是知识
B.
课程是经验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
第 4 题    单选题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斯宾塞
B.
杜威
C.
赫钦斯
D.
泰勒
第 5 题    单选题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第 6 题    单选题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
活动课程
B.
社会课程
C.
学校课程
D.
特色课程
第 7 题    单选题
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学校课程
D.
基础型课程
第 8 题    单选题
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研究型课程
D.
发展型课程
第 9 题    单选题
“骑士七技”属于(  )。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选修课程
D.
隐性课程
第 10 题    单选题
“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是哪种课程定义的口号?(  )。
A.
课程即学习经验
B.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C.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D.
课程即社会改造
第 11 题    单选题
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  )。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分科课程
D.
核心课程
第 12 题    单选题
开设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闲暇与生活方式课等新课程,这些课程要融合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卫生等学科知识,这是( )。
A.
综合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学科课程
D.
分科课程
第 13 题    单选题
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 )。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学科课程
D.
经验课程
第 14 题    单选题
制约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是( )。
A.
政治、经济、文化
B.
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
社会、学科特征、儿童
D.
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第 15 题    单选题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大流派,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其中“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
赫尔巴特
B.
卢梭
C.
杜威
D.
洛克
第 16 题    单选题
下列对于课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课程是知识
B.
课程是经验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设计
第 17 题    单选题
根据课程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
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C.
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
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第 18 题    单选题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分科课程
第 19 题    单选题
某校自主开发的经典诵读课属于()。
A.
生本课程
B.
校本课程
C.
地方课程
D.
国家课程
第 20 题    单选题
同一个班级,有的学生非常喜欢生物,有些人可能因为个人兴趣的不同而不太喜欢生物。学校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生物课之外,还增设其他一些生物课程,如趣味生物实验、动物世界等。这些课程属于()。
A.
校本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国家课程
D.
综合课程
第 21 题    单选题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学校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B.
学校文化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C.
讲究学校特色,可以适当违反国家课程标准
D.
开发活动是为本校学生服务
第 22 题    单选题
根据学校实际编写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学科课程
第 23 题    单选题
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课程属于()。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活动型课程
D.
研究型课程
第 24 题    单选题
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的课程是()。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发展型课程
D.
研究型课程
第 25 题    单选题
()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潜在课程
第 26 题    单选题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第 27 题    单选题
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论是()。
A.
学科中心课程论 
B.
社会中心课程论
C.
教师中心课程论
D.
学生中心课程论
第 28 题    单选题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
经验主义课程论
B.
学科中心课程论
C.
结构主义课程论
D.
要素主义课程论
第 29 题    单选题
以某一社会问题为核心或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课程类型是()。
A.
学科课程
B.
融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核心课程
第 30 题    单选题
初中阶段开设的科学课,融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内容,该课程属于()。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 31 题    单选题
中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32 题    单选题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不同而划分的。
A.
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
学生的学习要素
C.
课程的呈现方式
D.
课程的任务
第 33 题    单选题
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布鲁纳
B.
杜威
C.
罗杰斯
D.
凯洛夫
第 34 题    单选题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多种形式,其中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是()。
A.
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B.
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C.
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D.
通过课程表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第 35 题    单选题
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是()。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研究型课程
D.
隐性课程
第 36 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课程的含义?
第 37 题    问答题
简述活动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第 38 题    问答题
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于19世纪末创立的学校)中,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舍、购置学校的设备,也模拟社会上的商业活动在学校里开设商店,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他们课程的相当一部分,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探究学习。
这个学校的活动,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