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涵洞工程

题目总数:26
总分数:26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二级公路的路堤与桥梁台背回填的联结部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
A.
台阶
B.
锥坡
C.
泄水孔
D.
沉降缝
第 2 题    单选题
除圆管涵和箱涵外,单孔跨径小于(    )m的泄水或通行的小型构造物是涵洞。
A.
5
B.
6
C.
7
D.
8
第 3 题    单选题
临近桥台边缘处的桥台台背回填宜采用( )压实。
A.
18t振动压路机
B.
大型冲击压实机
C.
小型蛙式打夯机
D.
强夯机
第 4 题    单选题

圆管涵施工主要工序是(  )。  



A.
基坑开挖→管座基础施工→安装圆管→出入口浆砌→防水层施工
B.
基坑开挖→管座基础施工→防水层施工→安装圆管→出入口浆砌
C.
基坑开挖→防水层施工→安装圆管→出入口浆砌→管座基础施工
D.
基坑开挖→管座基础施工→出入口浆砌→安装圆管一防水层施工
第 5 题    单选题
涵洞按水力性能分为无压涵、半压力涵和().,
A.
大压力涵
B.
高压力涵
C.
小压力涵
D.
压力涵
第 6 题    单选题
关于涵管处的填筑方法,采用涵管两侧对称水平分层填筑,层铺厚度以( ) cm为宜
A.
5
B.
10
C.
15
D.
20
第 7 题    单选题
在回填土时,填筑拱顶3m以下时,只可采用( ) 的拱涵填筑方法。
A.
夯压机械横向碾压
B.
片石套拱法
C.
分层填筑法
D.
无振动碾压
第 8 题    单选题
圆管涵洞施工主要工序中,出入口浆砌的下一道工序是(    )。
A.
涵洞回填
B.
安装圆管
C.
防水层施工
D.
涵洞加固
第 9 题    单选题
关于圆管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管节不得现场就地制造
B.
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持平
C.
管接口处不得使用沥青填塞
D.
每节管底出现反坡的坡度应小于3°
第 10 题    单选题
涵洞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管涵、(  )、箱涵、拱涵。
A.
砖石涵
B.
直涵
C.
盖板涵
D.
板涵
第 11 题    单选题
涵洞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和(  )。
A.
砖石涵
B.
板涵
C.
钢筋混凝土涵
D.
土涵
第 12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第 13 题    问答题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质量评定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2.地基处理的验收是否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说明理由。

3.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哪种病害?

第 14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9.82km的三级公路路基施工,路基宽8.5m,设计车速40km/h。其中K3+100-K3+420为路堤段,K3+280处设有1-2.5mx2m的盖板涵,涵洞长度17.62m,涵底坡度1%,K3+280的路基设计标高为206.307m。涵洞构造示意图如下:


工程开工前,在业主支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接了交点桩,水准点桩,设计文件中提供用于中统放样的资料只有“直线,曲线及转角度”,施工单位备有全站仪,自动水准仪等常规测量仪器。涵洞施工与涵洞前后路堤T1区,T2区的建筑同时进行,T1区,T2区按图示坡度分层填筑。涵洞施工中,施工单位首先进行了涵洞中心桩号,涵轴线的放样,涵洞基坑开挖平面尺寸按17.62mx3.8m放样,基坑开挖严格按放样尺寸采用人工垂直向下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在对基底进行处理并通过验收后,开始基础施工。涵洞完工后,在涵洞砌体砂浆或混泥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涵洞两侧及顶面填土,建筑顺序为T3区-T4区-T5区,建筑方法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夯填密实。


1. 按涵顶填土厚度划分,指出该涵洞类型,并说明理由。
第 15 题    问答题
2. 写出可用于本路曲线段中线放样的两种方法。
第 16 题    问答题
3. 写出涵洞构造示意图中A,B,C结构的名称。
第 17 题    问答题
4. 找出涵洞基坑施工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第 18 题    问答题
5. 改正填筑施工中的错误。
第 19 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施工,路线全长30.85km,路基宽度为8.5m,路面宽度为2×3.5m。该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及路面工程等。为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设置桥头跳车,桥台与路堤交接处按图2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地基清表、挖台阶、A区域分层填筑、铺设土工格栅、设置构造物K、路面铺筑等。路面结构层如图2所示,B区域为已经填筑完成的路堤填筑区域。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针对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详细要求,现摘录4条技术要点如下:1、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下层质量出了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2、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3、对无法使用机械摊铺的超宽路段,应采用人工同步摊铺、修整,并同时碾压成型。4、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稳定中、粗混合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降低0.5-1.5个百分点。事件二:施工单位对K5+500-K5+800路段的基层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及时实施养护,但因养护条件欠佳,导致基层出现了裂缝。经过弯沉检测,该段基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对裂缝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后,继续铺筑上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事件三: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完成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且经施工自检评定材料和C报告。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及时按规定提交了D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监理总结报告。项目法人接收资料后及时按规定组织了交工验收。


1. 写出图2中结构物K的名称
第 20 题    问答题
2. 图2中A区域采用哪些特性的填料回填?
第 21 题    问答题
3. 对事件一中的4条技术要点逐条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第 22 题    问答题
4. 写出两条可对事件二中裂缝修复的技术措施5、写出事件三中C报告、D资料的名称
第 23 题    问答题

(一)背景资料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1. 指出施工单位质量评定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第 24 题    问答题
2. 地基处理的验收是否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说明理由。
第 25 题    问答题
3. 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第 26 题    问答题
4. 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哪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