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 - 十八 张中丞传后叙

题目总数:15
总分数:13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
A.
张巡、张籍、南霁云
B.
张巡、许远、于嵩
C.
许远、张巡、南霁云
D.
张巡、许远、雷万春
第 2 题    单选题
《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 )
A.
张巡
B.
许远
C.
南霁云
D.
贺兰进明
第 3 题    单选题
《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
A.
汴州
B.
睢阳
C.
洛阳
D.
徐州
第 4 题    单选题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
A.
抒情与叙事并重
B.
议论与叙事并重
C.
议论与抒情并重
D.
描写与抒情并重
第 5 题    单选题
《张中丞传后叙》中,补记许远的事迹,主要采用的写法是( )
A.
议论
B.
夹叙夹议
C.
描写
D.
叙述
第 6 题    单选题
《张中丞传后叙》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A.
肖像描写
B.
行为描写
C.
言语描写
D.
心理描写
第 7 题    单选题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
A.
正面描写
B.
侧面描写
C.
心理描写
D.
行为描写
第 8 题    单选题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
A.
司马迁
B.
韩愈
C.
柳宗元
D.
欧阳修
第 9 题    单选题
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 )
A.
刘禹锡
B.
韩愈
C.
李贺
D.
孟郊
第 10 题    单选题
下列细节描写中,描写南霁云的是( )
A.
怒则须髯张
B.
拔刀断指
C.
抽矢射贺兰
D.
记忆超人
第 11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诟:
尤:
(2)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 12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尽之卒,战百万日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逆:
讲:
就:
滋:
淫辞:
(2)将其中“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一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批评了哪些谬见?
(4)作者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
(5)这段文字是怎样概括张、许的守城功绩的?
(6)这段文字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
第 13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1)将这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2)这段话表现了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点?
(3)简要概括本段中的两个细节描写。
(4)正面刻画之外,本段还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 14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通知:
辞:
(2)将“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译成现代汉语。
(3)将“远之不畏死亦明矣”译成现代汉语。
(4)这一段为许远辩诬采用了什么写法?
第 15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仅:
(2)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