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冲刺卷

题目总数:33
总分数:150
时间:不限时
第 1 题    单选题
张老师是某小学的体育老师,每到期末的时候其他任课老师就会找他要课。张老师认为体育课是副科,上不上都无所谓,又不能不给其他老师面子,所以每次都爽快答应。张老师的这种行为()
A.
正确,副科要为主科服务
B.
正确,体育锻炼可以放在课外进行
C.
错误,不利于学生在各领域的平均发展
D.
错误,老师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 2 题    单选题
小卢同学立志未来要做一名外交官,耿老师听到后私下和别的老师讥讽小卢说:“英语学成那个样子还想做外交官,哼,做梦去吧!”耿老师的做法忽视了学生是()
A.
发展的人
B.
独特的人
C.
有独立意义的人
D.
有创造性的人
第 3 题    单选题
某学生小超,上课喜欢捣蛋不听讲,但他画画特别好。余老师知道后,关注小超的画艺,建议他参加画画比赛,慢慢地小超愿意听余老师的话,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不再那么调皮捣蛋了。余老师的做法()
A.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B.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C.
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发展
D.
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发展
第 4 题    单选题
刘老师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出并在课堂中实践发现法、游戏法、参观法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这体现了刘老师()
A.
勇于探索创新
B.
具有奉献精神
C.
学科知识扎实
D.
关心爱护学生
第 5 题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指()
A.
出生在中国的人
B.
年满18周岁的人
C.
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D.
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第 6 题    单选题
某夫妇认为读书无用,迟迟不让十岁的女儿上学读书。该夫妇的行为违反了下列法律中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 7 题    单选题
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李老师私自翻看了小明的日记,发现其有早恋的苗头,于是告诉了小明的家长,并且勒令其暂时不能到校上课,在家反省。这一案例中的教师侵犯了学生的()
A.
受教育权和人身自由权
B.
隐私权和受教育权
C.
隐私权和人格尊严权
D.
人格尊严权和知识产权
第 8 题    单选题
某学生勾结社会青年在学校内结伙斗殴,扰乱教育教学秩序,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应该由()来处罚。
A.
学校
B.
上级教育局
C.
家长
D.
公安机关
第 9 题    单选题
亮亮在寒假期间擅自翻越学校围墙进入学校,导致腿部骨折。在本次事故中()
A.
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责任
B.
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责任
C.
学校没有过错,无须承担责任
D.
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责任
第 10 题    单选题
某小学为了发展国际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素养,聘用了外教人员,并使用未经审定的境外教材进行教学。该校的做法()
A.
合法,学校可以突出特色教育
B.
合法,教育改革能促进学生快速发展
C.
不合法,学校不得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
D.
不合法,学校应该跟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申请
第 11 题    单选题
某私立学校因违反国家规定私自招收学生,被当地市教育局吊销办学许可证。市教育局做出这一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 12 题    单选题
某教学点的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
A.
科学研究权
B.
教育教学权
C.
管理学生权
D.
民主管理权
第 13 题    单选题
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钱。该公园的做法()
A.
正确,说明公园平等地对待对学生和成年人
B.
错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
正确,学生应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缴纳门票费用
D.
错误,公园应当向学校收取这笔门票费用
第 14 题    单选题
新转来的晓丽比较内向,很少与班里同学说话,故尹老师上课时经常与晓丽互动,还特意安排能让晓丽与大家交流的活动,使晓丽尽快融入班集体。尹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他()
A.
对个别学生的偏爱
B.
对学生的关爱
C.
忽略大部分学生的感受
D.
不能平等对待学生
第 15 题    单选题
宋老师从来不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认为“有那个时间还不如给学生补补课呢”。这表明宋老师()
A.
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B.
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C.
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
D.
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
第 16 题    单选题
明明的家长失业在家,明明常常迟到,作为班主任,你会()
A.
家访,了解明明家的情况,尽自己所能帮助明明
B.
批评明明,因为迟到是不对的
C.
把家长叫到学校,让家长处理
D.
不必理会,不影响其他同学即可
第 17 题    单选题
小张老师是学校里刚来的一位新老师,对于教材知识的疑难点、对于教材的问题把握,他都会虚心向同事请教、向专家求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他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解答。这说明小张老师可以做到()
A.
团结协作
B.
严谨治学
C.
为人师表
D.
热爱学生
第 18 题    单选题
汉代陵墓中,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是()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西汉明器雕塑
C.
东汉明器雕塑
D.
霍去病墓石雕
第 19 题    单选题
金缕玉衣是汉代最高规格的丧葬殓服,下图中的金缕玉衣出土于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的40号汉墓。该金缕玉衣的主人是()
A.
汉景帝刘启
B.
中山怀王刘修
C.
汉武帝刘彻
D.
中山靖王刘胜

第 20 题    单选题
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
奥斯特
B.
法拉第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第 21 题    单选题
中东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最重要的石油输出地之一,海湾地区的石油输往世界各地时都要经过唯一的海上通道(),因此该海峡被誉为“世界油阀”。
A.
霍尔木兹海峡
B.
马六甲海峽
C.
直布罗陀海峡
D.
德雷克海峡
第 22 题    单选题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典范的先秦汉语作品,有着非常显著的语言特点。《诗经》的语言形式主要是()
A.
四言
B.
五言
C.
七言
D.
杂言
第 23 题    单选题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
A.
范仲淹《岳阳楼记》
B.
王勃《滕王阁序》
C.
庾信《哀江南赋》
D.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第 24 题    单选题
歌剧《图兰朵》吸收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其作者是()
A.
普契尼
B.
威尔第
C.
比才
D.
格鲁克
第 25 题    单选题
中国书法文化历史悠久,在书法上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也是数不胜数。下列选项中,被世人称为 “书圣”的是()
A.
钟繇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张僧繇
第 26 题    单选题
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2、9、33、______”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
122
B.
124
C.
126
D.
128
第 27 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与“雨伞一雨具”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
“蔬菜”和“水果”
B.
“绿茶”和“茶叶”
C.
“拖鞋”和“球鞋”
D.
“青年”和“团员”
第 28 题    单选题
张老师在使用word软件编制试卷时,需要将试卷中的所有“不正确”三个字,加上着重号,若要批量完成这个任务,可使用Word中的()
A.
批注功能
B.
格式刷功能
C.
自动更正功能
D.
查找和替换功能
第 29 题    单选题
文件扩展名是操作系统用来标识文件格式的一种机制。下列不属于图片扩展名的是()
A.
bmp
B.
png
C.
exe
D.
jpg
第 30 题    问答题
材料:
三年级一班的苗苗回家后跟妈妈说,谢老师根据课堂中回答出问题的数量多少来给他们安排座位,那天她一个问题都没有回答上来,就被安排在班里最后一排坐一个月。她特别不喜欢坐最后一排,感觉其他学生都在嘲笑她,老师也不理她。妈妈听后,第二天到学校跟谢老师探讨了关于排座的问题,谢老师丝毫没有反思之意,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谢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 31 题    问答题
材料:
城市学生杜某,大学毕业后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他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刚做完自我介绍,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你会喜欢我们吗?”杜老师没有回答,微笑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人?”男生马上回答:“当然不会,一家人怎么会嫌弃呢?”杜老师转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嫌弃你们了。同学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一开场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杜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 32 题    问答题
材料: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希望》,有删改)
问题:
(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
(2)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第 33 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